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钟祥 |
[游记]钟祥 |
2008-05-22 sina.com.cn |
钟祥 2007-04-16 10:19:50 大中小 钟 祥 二00六年六月二十二至二十五日 钟祥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水东岸,是一个山灵水秀的地方。说起来钟祥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称道之处,就是让人觉得舒服。从荆门前往钟祥的路上,满眼绿意欣然,郁郁的林荫道、青嫩的野草和稻苗、零星的荷塘、村舍旁的细竹,还有潮湿微闷的空气,一切都显出南方省份才有的那种味道。 汉水河上的公路桥因为安全问题被拆掉了,过河暂时需要乘渡船。站在船弦上,江风轻拂,烟水澹澹,凉爽之意立刻挥去了心头的烦躁和暑热。下了渡船上到东岸就是钟祥市了。钟祥是一座县级市,建设得倒也整齐、有规模,只是由于不靠近交通主干线,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这对于钟祥良好的自然环境又未尝不是件好事。 现在的钟祥默默无闻,历史上却是地位显赫。钟祥是楚文化发祥地,楚国陪都,明朝嘉靖皇帝的发迹地。钟祥这个名字,就是嘉靖帝登基后御赐的,取“祥瑞钟聚”之意。钟祥也因此留下了许多与嘉靖帝有关的古迹,最有名的当属他为父亲营建的显陵。朱厚熜(嘉靖帝)幸运地得到皇位后,即追尊他的生父朱祐杬为“兴献帝”,并按帝制重修了父亲在钟祥的陵墓,这也是唯一一座位于南京、北京之外的明朝皇帝陵。明显陵在二000年十二月,与清东、西陵一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次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早于南京的明孝陵和北京的十三陵。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竟一直不大为国人所知。 向钟祥市东北五公里,一片绿树苍翠的山坳处,远远地掩映着几组红墙金瓦的古建筑。阴阴的天气,倒也凉爽,正适宜步行,我便和陪同的小张,还有一位姓薛的女讲解员一起,从售票处慢慢朝显陵走去,享受一路的草野情趣和淡淡的泥土芳香。因为名气不大,又非旅游旺季,陵园中几乎看不到游人,我们三个信步行来,甚是惬意。踏上显陵的龙鳞神道,才过了两重红门,头顶的天空便愈加阴沉起来,不久竟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而且势头渐紧。不得已,小张向一直尾随在我们身后的两位大娘租了两把伞。显陵在明朝末年曾遭李自成的军队焚毁,只剩下了一片残垣断壁。撑着伞,细雨微风里走在凋败静穆的陵园中,还真有些访古探幽的远意。雨脚密了一阵,很快就收住了。讲解员小薛年纪不大,是个高挑黑瘦的漂亮姑娘,她引着我们缓步而行,娓娓道出各处古建筑的特色和掌故。我们还登上前后宝城(墓室)的8字形环道走了一圈,宝顶上的树木早已阴翳成林。在环道的堞墙上,我第一次看到了马陆这种小虫子。一节节有金属光泽的身体,就如同一小段的弹簧,爬起来,肚子下面两排数不清的脚会像波浪一样摆动。 明显陵 钟祥还有一处颇负胜名的自然景观——黄仙洞,据说被世界洞穴专家称为“世界溶洞奇观”。钟祥的东北有绵亘起伏的大洪山,黄仙洞就深藏在大洪山的腹地,从市区驱车前往需要两个半小时。我们一早出发,相伴两旁的是宜人的田园风光。进入山区后,景色愈加清新。一座座笋立的山峰,不高大也不厚重,挺拔但不险峻,清秀却不柔媚。山间拼布着小块的水田和池塘,依山平坦处散落着零星的人家,房前屋后绿树环合,丛丛细竹围成了篱笆,偶尔会有一只白鹭展翅飞过这边的稻田,驻足在那边的水塘边上。田园山野那青翠的绿色,直透出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身处其中,不由得不被感染,原本郁闷的心情慢慢开始舒展升腾。生活多美好啊,何必为烦恼困扰。正在我沉溺于眼前的景致和自己的思绪中时,旁边的小张忽然开口道:“要是来这里隐居还挺好的!”是啊,若能抛开世俗的琐事,不为生计所累,清心淡泊地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该有多惬意啊! 站在黄仙洞口,森森的寒气扑面而来,朝着黑暗深隧的洞中循路走去,就像是走进了大蟒蛇的肚子里。黄仙洞据称汇集了世界三大类溶洞的景观,即石灰岩地貌、喀斯特地貌和钟乳石景观,全长两千五百米,可谓大观了。但由于现在是旱季,洞中缺乏水趣,而且开发力度不够,灯光暗淡,竟没能让人感觉到它的辉煌和精彩。走到洞尾处,面前赫然出现了一道通天长梯,坡度几近垂直,高八十八米,共两百五十六级,爬到顶端就是黄仙洞的出口。同行的其他游客到这里便望而却步了,可我是个喜欢穷其究竟又富于冒险精神的人,哪能止步于此。就在别人原路返回的时候,我拉着小张和司机尤师傅开始攀登天梯。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4af6fc010009kc.html30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