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攻略之米茶伴侣 加班的时候常常喝雀巢提神,开始的时候喝速溶袋装,后来干脆买罐装。过了不久,发现咖啡还有,可是伴侣那罐已经没了,因为每次都加两份伴侣,所以喧宾夺主。这是题外话,暑日炎炎,钟祥人家主食都是米茶,但米茶之外,总有面食相伴,所以来写写米茶伴侣。 米茶是素色的底,面食便是底上的花样。有最平实的,比如高桩馍。老实说,我一直对高桩馍为什么要叫高桩馍觉得纳闷,如果是叫高庄馍,可以理解为“高庄”这个地方出的馍。但它是叫“高桩”,这就令人困惑了,难道是用“高桩”这种桩和面制成的?而且据我所知,钟祥也没有做馒头出名的地方叫“高庄”或“高桩”,这个疑惑等待高人来考证,在这里只说吃米茶配高桩馍,比如北方人吃棒子面粥配窝窝头,都是最朴实无华的一种搭配。米茶微微的焦香,配上高桩馍的绵软嚼头,此时最好有一碟自家晒的豆酱,黑黑的甚不起眼的那种,但一蘸上高桩馍,便是画龙点睛,滋味无穷。高桩馍的平淡成了最好的搭配。它不会夺去酱香菜香乃至米茶特有的那种焦香。 高桩馍满大街有得卖,但最正宗是粮食局做出来的。在海子河菜场的老大门口,一位老太太推着车卖。海子河另外几个出口亦有,但不知是否是正宗。 与高桩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丰乐包子。丰乐河的包子在钟祥大大有名,说是包子,其实是一种陀螺型的小馒头,所以又叫陀螺馒头。不过做工巧妙,面很紧,撕出来一层一层,千层百层可以旋转撕下来,比一般馒头有嚼劲,而且有一种白面的微妙的甜味。用来配米茶,天衣无缝。吃这个最好拍两根黄瓜,酸酸辣辣。丰乐包子不大,几口便是一个,三伏天里咬着,再灌上一大口米茶,人生至乐,莫过于斯。 丰乐馒头做得好的也在海子河,菜场往莫愁大道有条巷子,正对着银河大酒店。那条巷子的右边有几家做面食的店,个人认为第二家做得最好。 吃米茶最经典的伴侣应该是柴粑粑。写到这里,擦一下口水先。柴粑粑一般夏天才满城开花,到处有得卖。它的制作方法和钟祥有名的酥饼子有点像,都是掺上酥后揉转成坨,不过酥饼子是用烤箱烤出来,柴粑粑则是用柴火来炕。不知“炕”这个字对不对,反正钟祥话是这个发音。炕出来后外焦里嫩,酥香松软,单吃就好吃得不得了,何况配上一碗米茶? 柴粑粑做得最好的一家在广播局巷子里,老一中大门旁的那条巷子里有一家也做得相当好。但生意最好是广播局那家,黄昏时分可以看到很多人排队。但老一中大门那家的特点在于早上也做,所以路过时可以花五毛钱买两个做早餐,物美价廉。 最近发掘出来的米茶伴侣是中百仓储的鸡蛋饼。是用面粉和鸡蛋摊出来的薄软饼,撒有葱花与火腿肠的细丁。这是比较华丽的一种搭配,但鸡蛋饼软糯咸香,配起米茶来十分美妙。购买的地点当然是中百仓储二楼,如果想马上吃的话,可以要求他们用微波炉替你加热。 最百吃不厌的米茶伴侣是家常的,茄子或嫩南瓜拖面一煎,还可以用冬瓜。自制的煎饼,茄子或冬瓜要厚实一些,外裹的面煎得微黄发软,有的地方焦脆,边煎边吃,热气腾腾,配上碗冰凉的米茶,真是百吃不厌。这个就买不到了,列位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下厨。 吃米茶的菜是不讲究的,但家常菜自有一种动人心弦。两块腐乳,或是一碟豆酱,两根黄瓜,或是炒一碗老缸豆米,空心菜掐去了叶子用辣椒炒,煎虎皮青椒……太多了,恒河星数。 花当倾城,书当专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