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欣赏:静静的龟山陵-导游资格 |
[游记]游记欣赏:静静的龟山陵-导游资格 |
2008-07-22 edu5a.com |
从将乐城关出发,过三华桥,逆金溪河步行半小时,我们一行,就来到了这个数百年来一直为后人敬仰的杨时墓地。 杨时(公元1053-1135年),字行可,后改中立,世居将乐县北的龟山村,号称龟山先生。据史料载,杨时自幼聪明,人称神童,“七岁能诗,八岁能赋”,十五岁起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榜进士。他一生立志著述,立说讲学,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并称程门四大弟子,朱熹为其三传学生。后人称杨时为“闽儒鼻祖”“道南第一人”。杨时40岁时,以师礼见程颐,留下“程门立雪”这一尊师求学的千古佳话。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的杨时,卒谥文靖,享寿83岁,宋高宗追封其“吴国公”,明朱孝宗皇帝封之为“将乐伯”,清康熙帝赐书“程氏正宗”。 走进陵园大门牌坊,微风徐徐,云气氤氲。唯恐惊扰了这位万祀于龄的理学大师,我们放慢脚步,轻轻地,走在蜿蜒石径上。前行片刻,隐约可见不远的乌石山半山腰,杉林簇拥中的一座牌楼。友人说,牌楼后方就是杨时墓了。尽管我们把脚步放得很轻,但我们的到来还是搅乱了林丛深处歇息的白鹭。数百上千只白鹭犹如从绿色林海里浮出的一片片白云,轻悠地飞离林梢,在乌石山上空翱翔,蔚为壮观。稍顷,这些翩飞的白鹭落入树丛,乌石山又恢复了先前的平静。 我们来到墓地。眼前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墓,墓顶呈弧形,墓前的碑座中央竖立着一块1米多高的砚石墓碑,碑上整齐遒劲地刻着“宋龟山文靖杨先生神墓”大字。墓前立有石凿而成的香案和用花岗石板雕刻的文房四宝。墓坪下由宋砖砌成32级台阶,两侧雄踞着两尊石狮。墓前方是一座明代风格的双层重檐歇山式牌楼,牌楼横槛,精工雕刻,前后方分别挂着“程氏正宗”“倡道东南”的匾额。颇有考究的是该墓的坐向,据专家学者分析,既是尊师重道典范,又是爱国爱乡楷模的杨公,在去世的前一年,不顾年事已高,与诸友相地于乌石山。其墓选择坐南朝北向,别具用心:遥望北方,以表对洛师的敬仰,近看北方则是生他育他的龟山村。当然,更重要的是表达他老人家那份企望中原收复、领土完整、人民安居乐业的殷殷期盼。
|
转自:http://news.edu5a.com/html/daoyou/071001/663153317.shtml40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