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新化县水车镇

[游记]新化县水车镇

2008-05-22    sina.com.cn

水车镇,位于新化西部边陲,距县城约50公里,属雪峰山系,平均海拔800多米。这里山青水秀,风景迷人,有名扬中外的紫鹊界秦人梯田。这里民风淳朴,至今还保留有诸多民俗。水车的柴火腊肉、糍粑、猪血粑、冻鱼堪称“四大名吃”。 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据乡土志书记载:“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1尺5,寻常者约4寸许,3至8分厚不等。”糯米晒干了,洗净了,放进木甑,上了气蒸。蒸到九分熟的时候,起锅,两个人提了甑把,疾步走进院落,兜头倒进一个巨大的石臼里。两条粗壮汉子举起手腕粗的枣木大棍,呼儿嘿哟地打起来。这打糍粑很有讲究,追求“快、准、稳、狠”四个字。两个人围了石臼,各站一方,手中的木棍下去要快,收起也要快,糯米粘性太强,免得棍子和米粘在一起;准头要足,两根木棍此起彼伏,都要打在同一个地方,这样糯米才能打得均匀,打得瓷实;稳说的是握棍的手要紧,用力要均匀,不能前面噼里啪啦赛疾风骤雨,后面力气用尽了,软绵绵的跟不上趟,那这臼糯米就算废了;狠不用说,当然是手腕子、臂膀的力气要绷得足,散得畅……如此这般,汉子们一身汗,那臼糯米被打成了粘乎乎得一个团,两支木棍架起来,搁上撒面粉的案板,分成大小不一的小团,塞进刻花的木模,那糍粑就成形了。刚做好的糍粑是软的,从木模里拿出来后,手腕一抖,糍粑在空中转上几个圈,圆圆地落在晒席上,再盖上被单,温度降下来后就OK了。做糍粑很讲究,手粘蜂蜡或茶油,先搓坨,后用手或木板压,做得光滑,美观。小糍粑做完后,由心灵手巧最会做糍粑的妇女,再做几个大糍粑,小则三五斤,大则十多斤。这叫“破笼粑”,象征“五谷丰登”,又显示农家人大方。
水车糍粑较之其他地方的糍粑更好吃的原因有三:一是糯米的米质好,二是蒸糯米时用的水的水质好,第三就是制作工艺不同。水车人做糍粑时还是这种古老原始的手工方法。吃糍粑也有学问,用火烤,叫烧糍粑;用青菜汤下糍粑片,叫煮糍粑;与腊肉炒,叫炒糍粑。糍粑做得多,一时吃不完的就用清水浸泡在水缸内,这样可以储藏数月不坏,到插秧时候还有糍粑吃。
人们对糍粑看得很重,圆形、拓有吉祥字画的、洁白的糍粑,在正中点上一个红点,新女婿拜老丈人的,带它;小外甥拜大舅的,带它;学手艺拜师傅的,也带它……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bcefb901008ei4.html56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