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桃花源里人家(游记)

[游记]桃花源里人家(游记)

2007-07-16    ahblog.cn

桃花源里人家(游记)

□王庆云

徽州是一块古老神奇的土地,发端于这片热土上的徽商,称雄明清商界300余年,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徽商辉煌的过去令人向往,徽商诞生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就像磁铁一般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车子驰进徽州黟县境内,在一些交通路口和景点入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竖在那里的一块块广告牌,牌子上赫然书写着六个大字“桃花源里人家”。提起“桃花源”,人们自然就会想起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么古黟之地是不是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专程游览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皖南古村落——徽州黟县的西递和宏村。

西递是胡氏家族的聚居地,宏村是汪氏家族的聚居地,他们的先祖都是徽商巨富,其中西递的胡为光还在明代做了23年官。当年的徽商先祖们,不甘心“安土怀生”土里刨食的保守状态,推崇读书做官,推崇经商致富,历尽艰辛,走出大山,在完成资本积累后,带着丰厚的财富,又回到大山里来,大兴土木,建设自己的家园,把当时那个交通闭塞的黟县建设成了一块可以安身立命,繁衍生息的世外桃源。而今他们的后裔仍在自己的民居中摆摊开店,经营着徽砚徽墨徽雕和徽州土特产,当我们走进他们的店铺,仍有一股徽商遗风频频向我们迎面扑来。

西递和宏村相距不远,当导游带领我们进入这两个古村落时,但见这两个古村落十分奇特,一个呈船形,一个呈牛形,且都是“依山而建,依水结村”,粉墙青瓦掩映在山麓下的丛林间。宏村村前有个南湖,是群山环抱中的一朵莲花,高大的古木挺立在湖旁,使得山起岚气,水生氤氲,形成云蒸霞蔚。平洁湖面上倒映着高天流云和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房舍,水中的荷莲亭亭玉立,宛如绿伞。村正中还有一口半月形的池塘,名曰:月沼春晓,池塘中鹅舞红掌、鸭戏清波。居住在湖塘两侧和人工水圳周围的村民们,充分利用这一水资源,改造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他们或在家中开掘鱼池、引活水流入池中,茶余饭后,凭栏观鱼,悠然自得,或让活水绕过花台,看花间流水,平添无限诗意。游人至此,可以尽情欣赏和聆听那高雅的徽州水韵,也有妙音不绝,绕梁三日之感。进入西递村,迎面而立的是一座气势雄伟的牌坊楼,牌楼后面整齐排列着明清时代豪华的官宅、商宅和古色古香的民宅。民居前后或侧旁,设有庭院和小花园,置石桌石凳,掘水井庭池、植花卉果木,甚至叠假山、造流泉、饰漏窗,与自然谐和一体。在内部装饰上力求精美,梁栋檩板无不描金绘彩。尤其是充分运用木、砖、石雕艺术,在斗拱飞檐、窗棂、门罩、屋翎、花门栏杆、神位龛座上,精雕细缕。内容有日月云涛,山水楼台等景物,花草虫鱼,飞禽走兽等画面,传说故事,神话历史等戏文,还有耕织渔樵,仕学孝悌等民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活生生一部明情风情长卷。在民居中还夹杂着大量的文化建筑,如书院、楼阁、祠堂、牌坊和园林杂陈其间,内里悬挂着诸如“读书好做官好,效好便好”、“陶公容膝乐天命、刘子作铭惟德馨”一类的古楹联,其寓意深刻、哲理丰富,为世罕见,我们在阡陌交错的古道上行进,在一座座精美绝伦的古代建筑前流连,亲身体会着这里的徽风徽韵,享受着富有文化气息的园林情趣,脑子里似有万马奔腾,命我去拣拾那一件件尘封的历史遗存。

在西递和宏村,我们还看到了历史的另一面。这里有许多围屋式的高墙深院,重门双壁,木兰叠栓,内有豪华的卧室、小姐绣花楼等一应俱全的生活设施,那就是徽州女人的居所。在西递,我就亲眼看到了韩再芬表演的黄梅戏《徽州女人》居住的精舍和睡过的雕花床。徽州男人成年累月在外经商,家里面留下来的大多是女人,她们被禁锢在这高楼深院中,静寂相守,孝敬公婆,教习子女,开创了中国“留守族”的先河。她们在辉煌的庭院里经年过着“一对枕头一只闲,一张床沿空半边”的独守空房的生活,用寂寞、禁锢、清守、牵挂、苦涩,为徽商营造了一片怡适温馨美丽的家园。徽州女人经过无数日日夜夜的煎熬,从青丝到白发,直到人老珠黄,油灯熬尽,然而所有这些,恰恰给在外闯荡的男人以无限拼搏的力量,让他们事业有成。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徽州,是“桃花源里人家”的里里外外。

游览结束,临上车时,我问导游,黟县称为“桃花源里人家”的历史渊源在哪里?他告诉我,黟县之所以称之为“桃花源里人家”,是因为县南有个“桃源洞”,是历史上进入黟县惟一通道。旧时进入黟县,须乘舟逆流而上,在“桃源洞”前,舍船登岸,穿洞而过,出洞后,可见足下溪流奔湍,两岸峭壁千仞,山高天小。沿溪而上,桃林依依,桃花灼灼,行数里,豁然开朗,黟县盆地突呈眼前,其间,房舍栉比,阡陌交错,颇似晋代诗人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所描述的境况。同时据史料记载,东晋以后,中原战乱频仍,大批达官贵族举家南迁,其中也有陶氏后裔迁居黟县,所以黟县自古便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

导游的一席话,使我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可惜天色已晚,不然我还真想再去“桃花洞”一游。

(1950字)

转自:http://www.ahblog.cn/u/wqy7011016/7364.html26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