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抱愧桃花源 |
[游记]抱愧桃花源 |
2008-05-22 sina.com.cn |
游览桃花源,合于每年农历仲春时节——当此时节,洞内桃花开得正艳。由于桃花源地形的特殊,洞内比外面桃花稍迟些日子开。这个时节进洞看桃花,你定会在心中先有 桃花源,本地人原谓之大酉洞,位于酉阳县城西北部,距县城500米不到距离,在出县城的公路边上。站在大酉洞旁的公路边上,引颈向里望,洞口高约30米,宽约20米许,桃花溪水从洞内潺潺流出,溪水清澈见底,鱼虾自由自在戏游于其水底岩石罅隙间,洞口溪畔有一个四角木质小亭,相传为当年渔人问津之处,乃命名“问津亭”。如据渊明所记,“南阳高尚士刘子骥规往末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想来这个亭址也是世外桃源彻底被世俗发现后才指定为界的。仰望洞口,著名历史学家马识途先生题写的“桃花源”三个大字银钩铁划地立洞口高处。从公路边下得两步石阶,便进得景区大门,迎面的便是一座高大而富有古典气息的石牌坊,牌坊上镌刻着蜀中著名文人流沙河先生题写的“时光隧道今通古,桑竹田园主娱宾”和“无影无踪渔郎路志,有根有据陶令文章”两幅楹联。牌坊左侧靠后山根处是一幢古色古香三层外表为木楼结构的古民居;右侧屹立一块大石碑,全文镌刻着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从石牌坊下穿行而过,然后遡桃花溪畔的桃花林进入桃花源。桃花夹岸数十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走完桃花林间的小道,便入得桃花源洞口,初极狭,洞内钟乳悬挂,错落有致,乳石形态各异,千姿百态,或似观音坐莲、燃灯古佛,或似宫庭玉灯、银山雪海、抑或飞禽走兽,凭游人之兴,随形赋名。不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每令游览者叹为观止。洞顶水落珠玑,叮咚有声,恰似铜壶滴漏,在石钟和石鼓上轻叩,声音清脆悦耳,这是桃花源八景之一的“石鸣钟鼓”。洞内石壁石刻颇多,因了年代久远之故,皆漫漶难识。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洞尾左侧高处,古朴遒劲的“太古藏书” 走出洞,继续前行,豁然开朗。便抵“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胜地了。源内大约有五、六十亩之方圆,元代道士张志纯诗云:“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桃源知不远,浮出落花红。”写尽了桃源之美。过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feb1e010009zn.html30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