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心灵桃花源 |
[游记]心灵桃花源 |
2007-07-28 hongxiu.com |
桃花源是古代中国人理想的象征。人在乱世,特别会对没有分忧的安定生活兴起无限向往。身处东晋黑暗时期的陶渊明,在其笔下虚构了一个名叫武陵的人,他泛舟摇撸驶进与世隔绝的桃花圣地,從此,那個“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源就在中國人心中生了根,成为理想境界的代名词。 就理想而论,桃花源不能与“大同世界”“乌托邦”相提并论。因为前者只是一种心境,后者则是社会形态——人类追求的终极信仰。 所谓“心灵桃花源”更能体现禅的意境,即了却红尘纠葛、纠纷,它是一种宁静志远、高屋建瓴的心灵体验,在其内心可以品尝到生命的美景——缘自心灵的清溪、桃花般的甜美与清香,以及灵魂脱壳般的轻松和愉快。能达到此般境界非凡人所为,它需要经历一段痛苦的磨砺,就好比一个人要攀高览圣就必须涉足常人罕至的从山峻岭,忍受别人无法忍受的寂寞和孤独,正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只有经历心路历程的种种磨难,才会真正领悟到风景的秀美与壮丽。 “心灵桃花源”是福至心灵,但若没有较高的境界和宽广的胸怀还是达不到你想达到的境界的。进入心灵的桃花源是不是就心如止水、不思往返了呢,绝对不是,桃花源只是人们的理想心境,它可以暂时平缓心情,正如诗中写的:好景晴日瞒溪山,又到桃源尽处还。流水落花挡不住,几多春色在人间。作为人,不可能总是生活在理想状态中,人的心境也是一样,不能只停留在虚无飘渺的意境里面,正像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桃花源再好,终要回到现实世界中来。 |
转自:http://www.hongxiu.com/diary/view/view.asp?id=17863522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