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桃花源 前面提到的那位仁兄与那女孩的邂逅之处,就是我所说的桃花源,一个点缀在华夏大地上的普通村落,也有着一个普通的名字——思溪村。 我想,那位仁兄浪漫主义情怀的爆发,多少也和这的环境有些关联。 思溪村离我们所驻扎的思口村约20分钟的车程,但却没有一条直路。两个村不同的在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思口村被一条公路所贯穿,是附近村落与城镇的连接点,应该是方圆百里内最繁华的一个村镇了。而思溪村却是一条路的尽头,是一个终点。当然,它也是一个起点,从它开始往深处走就是无垠的田野和茫茫的大山了。贯穿思溪村的是一条叫不出名字的河,它的起点就是这个小村后面的山脉。河浅,无法行船,水中青荇招摇,却不肯随波逐流。正是这样一条美丽而充满母性的小河,承载起了这一片土地上所有人的生命。小河之上的木桥身着的是一种看到后让人舒心的铜褐色,一种很沧桑的稳重感透过木质感染着游者们的触觉,视觉以及嗅觉。似乎就像你明知道它已经经历了百年的风雨,却决不担心现在的它会不会突然断掉而抛弃你,并且相信它会一直伴随你走过未来的岁月。 桥的两端便是簇聚的民居了,它们都属于我国最著名的建筑风格之一——徽派建筑。江西婺源及周遍很大一片地区原本都属于安徽的,所以其建筑风格及不少的民风民俗均同于安徽。在新中国成立后,这片土地才划归到江西的。安徽的土,江西的水,格外精致的搭配居然也让这片田园风光闪现出了园林的意韵。加上这一座座仿似从绿野中拔地而起的徽派民居,让我们这些从钢铁丛林中逃出的人们不禁也感叹:原来人与自然也是和谐如此的! 过桥进入村的中心地段,路潮湿而又狭长,有的地方窄到容不齐两人之身,沿墙攀附的青藓高调且沉默的欢迎着远来的客人。身处村中,阳光与阴影这对冤家从来分不出王子与骑士,谁也征服不了谁,相反好似相互吟唱着某种古老的韵律。一脚踏入房屋之中,听着导游细心为我们介绍着室内种种有趣的构造与雕刻,屋檐上每一个不同的图案都有那么一段或可爱或怅惘的传说,古典与历史交织,想来最真实的文化向来都隐匿于这些最不起眼的地方。洗手的金盆静静搁在柚木桌上,旁边一樽老水缸,听说所蓄之水镇琐着一屋之灵。恍惚间,走出村里,亲吻一下夕阳,等来日再来。 翌日,艳阳普照。写生过后,用完午餐,正午12点,阳光刺眼。本应找阴凉之处休憩,可连我在内几个不够安分的心却执意要去踏踏青,探探险,孩子般的心性,我为自己自豪!热量肆意侵蚀,女孩子们撑着伞,男孩子们干脆就让汗流过黝亮的肌肤,女孩子心疼了,默默地把伞移到你旁边,男孩们故作没注意,却甜在了心里。所以,即使走在30多度的菜田间,心情也好的不得了。淳朴的乡土味混合着清爽的农作物的气味挑逗着我们的嗅觉,倾心地徜徉在一片黄绿的海洋之中,非梦非醒。饱享着这份天地,时不时又要为去路犯愁——陌路丛生的杂草齐人之高,还是提醒着我们并不属于这,不免伤感: 绿野侵天归娇情,粉蕊缀地点苍劲。 欢声流涟剪不断,乐颜恰舞续冰心! 匆匆风光留一瑾,瞑瞑相思困几人? 来日梦萦今朝行,明月奈何艳阳倾! 走了,要走了。 不确定今生还能否重温这次旅途,也不确定走后这尚没有过度开发的世外桃源还能否保持着它独立与世外的淡雅情操,又或者是如同那晋魏之风的年代永远地消失在我的记忆之中。 只能说:再见,桃花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