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从玉石之路到桃花源追溯克里雅河之源头-旅行攻略-深圳火狐狸户外. |
[游记]从玉石之路到桃花源追溯克里雅河之源头-旅行攻略-深圳火狐狸户外. |
2007-09-04 vafox.com |
上游出山口-普鲁村 纯朴的民风,好客的族人,运不出山的玉料,还有在树上过夜的鸡。 宁静得一声狗叫都是一个大事件。 进入普鲁村的道路可算是一条简易公路,也算是新疆最差的公路。从于田到普鲁村全程100公里,柏油公路50公里,有的路面即使是四驱越野车要靠人推才能过去,这50公里的沙土路面用了我们6个半小时。由于交通不便,普鲁村几乎与外界联系不多,是个非常古朴的村落。我们的到达对全村来说是一件大事,我们成了全村的焦点。当天我们在准备进山的毛驴时,有的人购买玉石(这里离阿拉玛斯玉石矿很近),有人收购破旧的东西,也有些古董。 下游河水消失地-达里雅布依 于田县有一条伸向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绿色长廊”名为“达里雅布依”。达里雅布依是维语大河沿的意思,是于田人对克里雅河下游两岸的统称。达里雅布依是克里雅河河水渗入沙漠后再露出而形成的沙漠中的绿洲长廊,形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大自然奇观,被许多地质专家誉为大漠深处的“桃花源”。 2000多年前,克里雅河注入了塔里木河,河流的贯通形成了丝绸之路的中道和南道的通道,这条沙漠通道连接着龟兹国和弥国。后来,因为塔里木河断流,使达里雅布依成为了世界上最孤寂的地方之一,达里雅布依人与他们世代相守并燃烧的火一起,在这里与世隔绝地生活了400多年,直到他们在1982年被一支石油勘探队偶然发现。 达里雅布依地域辽阔,面积约324平方公里。有胡杨林、红柳灌丛草场116万亩。距于田县城216公里。尽管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但水草丰富,景色宜人。不同的季节里,葱绿和金黄交替的芦苇和胡杨,千姿百态,自生自灭;疏密有秩的红柳,灿若云霞,错落有致的杂色灌木于胡杨和红柳相依相伴,白黄色的罗布麻花,恍若仙境。 达里雅布依周围有很多古代人类活动遗址。著名的有喀拉墩、马坚里克、丹丹乌里克和圆沙古城等。汉唐时“丝绸之路”的南道就是由此通行,盛极一时。然而,随着风沙不断南侵和河水的不断改道或断流,昔日的繁荣变成了茫茫沙海。 达里雅布依之所以能够在沙漠深处存在下来,是因为它有多特的自然环境,每年夏季,克里雅河水流经这里,即使在冬季枯水期,距河床底部约2米的地方仍有丰富的地下水。大片的胡杨林是牲畜的天然牧场,也为达里雅布依人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能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 达里雅布依乡可能是全国最难到达的乡,不通公路,216公里除20多公里是柏油路外,剩余的路全部都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和沙山上穿行。共有9个巨大的沙山平均高度有40-50米,这让许多最高档的越野车纷纷败下阵来。这里的交通主要是靠毛驴、骆驼和马,2006年初自治区交通厅特批让达里雅布依乡里订制的一辆东风沙漠运输车,成为乡里的交通和运送生活物资的唯一工具。 具体日程: D1.和田--于田(由乌鲁木齐到和田可坐飞机或汽车,费用自理),宿宾馆 本线路四季都可以成行,是一条非常具有挑战性和诱惑力的自驾车的路线,路程的艰难不亚于达喀尔拉力赛,对车辆和车手的要求非常高。 食宿行安排 1、野外有随队专业厨师,烹调可口菜肴,提供早晚热餐,每日旅途中随车配备水果、饮料、路餐;城市内在餐厅集体用餐;老乡家吃民族特色餐。 塔克拉玛干腹地的桃花源 于田县有一条伸向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绿色长廊”名为“达里雅布依”。达里雅布依是维语大河沿的意思,是于田人对克里雅河下游两岸的统称。达里雅布依是克里雅河河水渗入沙漠后再露出而形成的沙漠中的绿洲长廊,形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大自然奇观,被许多地质专家誉为大漠深处的“桃花源”。 2000多年前,克里雅河注入了塔里木河,河流的贯通形成了丝绸之路的中道和南道的通道,这条沙漠通道连接着龟兹国和扜弥国。后来,因为塔里木河断流,使达里雅布依成为了世界上最孤寂的地方之一,达里雅布依人与他们世代相守并燃烧的火一起,在这里与世隔绝地生活了400多年,直到他们在1982年被一支石油勘探队偶然发现。 达里雅布依地域辽阔,面积约324平方公里。有胡杨林、红柳灌丛草场116万亩。距于田县城216公里。尽管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但水草丰富,景色宜人。不同的季节里,葱绿和金黄交替的芦苇和胡杨,千姿百态,自生自灭;疏密有秩的红柳,灿若云霞,错落有致的杂色灌木于胡杨和红柳相依相伴,白黄色的罗布麻花,恍若仙境。 达里雅布依周围有很多古代人类活动遗址。著名的有喀拉墩、马坚里克、丹丹乌里克和圆沙古城等。汉唐时“丝绸之路”的南道就是由此通行,盛极一时。然而,随着风沙不断南侵和河水的不断改道或断流,昔日的繁荣变成了茫茫沙海。 达里雅布依之所以能够在沙漠深处存在下来,是因为它有多特的自然环境,每年夏季,克里雅河水流经这里,即使在冬季枯水期,距河床底部约2米的地方仍有丰富的地下水。大片的胡杨林是牲畜的天然牧场,也为达里雅布依人提供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能祖祖辈辈在这里繁衍生息。 达里雅布依人的风俗习惯 达里雅布依人的风俗习惯与维吾尔人接近,但是为了适应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生存环境,他们也形成了非常多特的风俗。 他们住的房子是把木头竖立,再捆绑而成,屋顶盖的是树枝和树叶,留着天窗。在冬天来临时,为保暖,在墙上和屋顶上抹上泥巴;夏天,则把泥巴揭去,以便通风,使房子变得凉爽。房门大多是半根空心的胡杨木作成,没有锁门的习惯,外出时插上根木栓,或者抹上泥。厨房与冬季卧室连成一体,筑有一个长约1.5米,宽约0.5米的火塘,以便取暖。一般一家人都盖有2、3处住房,以便放牧转场时居住。
|
转自:http://www.vafox.com/huwaizixun/huwaizhongxin/lvxinggonglue/2007-07-02/vafox2013546411833698378673.html45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