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涪风论坛

[游记]涪风论坛

2007-09-04    fuling.com

潺潺流水声透过桃树枝桠从远处阵阵传来,仿佛在告诉我们已远离尘嚣,来到了桃源的静谧处所。寻着水声走出桃林,抬头一望,雨雾中赫然见一屏障般的石壁兀立眼前。仰视洞门的高处,镌刻着“大酉洞”的行楷和“桃花源”斗大的隶书,据说都出自古今名人之手。崖石上瀑水淅沥,流落清澈的溪水,将苍天与崖石的灰色洗净,幻化出空明澄碧的世界。定睛一看,壁面并不完整,而是嵌着一上弯下平的大山洞,连通着山崖另一面的世界。“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是海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定的“桃花源”原型。只是该石灰岩溶洞并不十分隐蔽,乃为高、宽约30米,长约180米的大山洞。走进洞内,但见洞内溪水淙淙,钟乳悬挂,水落珠玑。元代道士张志纯有诗云:“流水来天洞,人间一脉通。桃源知不远,浮出落花红。”寥寥数语,便将桃源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行走于洞中,其溶斗盆地面积约莫有4公顷大小。底部有一终年不枯的泉眼,崖壁上若干小溶洞中,亦有泉水飞泄。桃花溪汇泉而成,溪水穿大酉洞注入酉阳河。洞内石笋林立,洞顶石乳高悬,姿态万千,似仙、似人、似禽、似兽,琳琅满目,惟妙惟肖。滴水落地丁冬有声,似铜壶滴漏,轻击似钟鼓的石钟乳,清脆悦耳,回荡洞中,经久不绝,溪畔,一尊天然形成的钟乳观音皈然站立洞间,默默地守护着这一方净土的宁静与祥和。在观音石像的对面,沿80米高的岩壁而建的194步木梯,似层层栈道迂回折返不见登峰之所终,于是,其洞顶含洞的连环奥妙便成为了游人闲暇之余,不能不造访的处所。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咸阳一儒生为避难逃生至此,与世隔绝而居,所携之书,则藏于这天生楼阁的石室之内。至今,在洞壁左面高处,仍留存有古代文人罗升所写的“太古藏书”四个大字赫赫在目。

穿过这桃源古洞处继续前行,有四十数亩,是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田间小径交错相通,那豁然开朗的景观更叫人不由地重温起《桃花源记》传神的词句。特别是活水田边的桃花湖、桃花岛,周长400多米,水深3米,水色碧绿,一眼见底如圆镜般的平静,一幅秀色山水的“世外桃源”。立于此处用心感悟,遥想古人从这里乘舟逆流而上,于次洞前舍舟登岸,行数里,一座远离尘世的悠然村落现于眼前———这里溪水粼粼,茂竹翠山,碧绿清澈的湖畔,一位穿着蓑衣的古武陵人正在湖边的新柳下垂钓;他捕鱼的竹篓仍挂在山民精致木楼的屋檐下,独具情韵;他烤石烙鱼的火种仍在山民的木炭灶中熠熠如初……。这不就是陶源明笔下的桃花源吗?相传当年李白来渝至此桃花源前,曾为这佳美的景色所倾倒。当他听到随从向他讲述这桃源古洞“钩山带河,连云做栈,前观雾霭,后藏洞天”的景致时,不禁发出:“莫非此处就是陶潜笔下的胜境”的疑惑,并随口吟诗一首:“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灵多草木,人尚古衣冠。”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p0009.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p001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p0016.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p003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p0150.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p0154.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p021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p0162.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p0087.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imgp0149.jpg:

转自:http://bbs.fuling.com/dv_rss.asp?s=xhtml&boardid=114&id=102804&page=10304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