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作赋歌声疾,倦把书读自可怡! ——题记 知桃源,羡桃源!那是何等圣洁,美好的一方净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陶翁心中的桃源,我心中自有自己的一方桃花源,一个任逍遥,无拘束的世外桃源。 有这么方桃源,白云做被草为席。万物,始于自然,亦归于自然。与鸟兽鱼虫为伴,食野果,饮山泉,惬意而悠闲,快乐亦自由。 闲时,竹管做箫,一曲清音裂帛而出。风吹,流云,鱼跃水激的丁冬声,都是随箫曲而舞的一个个音符,或抑或扬……竹箫的音色令这些奇妙音符的精灵们活跃起来,于是,桃源是欢快雀跃的小鹿,奔跑,跳跃,和谐的谱出了唯美的一段乐律。 倦时,倚着晚风,浴着斜阳夕照,不觉中已是暮色四合。皓魄,是不染瑕疵的瑶台,挂在那柳梢枝前,无限温柔。 此刻的山,此刻的水,轻灵盈盈,是神秘的一段轴卷,若无知己,又岂可轻易让人读得。 远山如洗,月光似梳。 皓月,一漾漾地将月浪细分成数汩浅浅的流光,轻柔的吻着那山,那水。 不惊山鸟,不扰林风。 默默读着这奇妙天地所书的卷轴,莫名的感动。山不欲人知,水不欲人濯。而此刻,我却能读到这山这水,如何不心旷神怡。 或闲,或倦,桃源中总是会带给我无限的欣喜。 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桃源,或高远不流与世俗,或自由无羁似流云…… 尘俗的一切,湮没了我的梦。高屋建瓴,纵横交通,都是扼杀我心中桃源的罪魁。于我而言,心中的桃源可望而不可即,但我却依然有做梦的权利,用心编织着姹紫嫣红的桃花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