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常德石门夹山寺游记 |
[游记]常德石门夹山寺游记 |
2007-11-06 topzj.com |
常德石门夹山寺游记 -----一座陵墓与一座千年寺院的历史回味 10月15日石门的天空飘散着小雨,午饭后,在当地媒体朋友的陪同下,一行六人自石门县城向南8公里,车至夹山寺。停车先入闯王陵参观。据考证,明未清初,大顺帝闯王李自成兵败之后,曾禅隐夹山住持30年,法号奉天玉大和尚,圆寂之后埋葬于此,遂有闯王陵。 我们所见到的闯王陵系1992年,当地政府根据清乾隆澧洲知府何磷所述,按原貌修复重建。陵园现占地面积30余亩,由纪念馆、陵寝、陵卫、紫石牌坊、神道、明楼、神厨、碑廊、野佛塔等组成。园内群峦叠翠颇具君王陵园气派。 闯王纪念馆,各种文献资料井然于墙.拂却千年尘雾,历史画卷呈现在眼前.于是,心中油然升起一分敬意,为叱咤风云闯王,亦为扑溯迷离历史之厚重。 据悉民国初年,章太炎受孙中山派遣作为“湘西劳军使”途经石门,曾访得李自成《梅花 百韵》诗五首。从所发现的《梅花百韵》残板上, 记有梅花诗9 首。其中《马上梅》有"金鞍玉镫马如龙"之句,依稀可辨; 《东阁梅》有"徐听三公话政猷"之句。1952年在夹山出土的奉天玉断碑上也有“子门徒已数千指中兴”, “况值戎马星落雨旧天”句子.字里行间, 定然不像和尚口气, 倒像是位戎马出身的帝王。无奈无缘拜读全文,甚感遗憾,但闯王当年兵败之悲情及东山再起的信念仍就可感于心。 夹山寺又名灵泉禅院,与闯王陵相距不远,经洗墨池,玉玺井至院门。拾阶而上进得院内,便有一大水塘,水质清澈,一行几人沿塘面之上曲折小桥鱼贯而入,导游曰:人走弯路鬼走直路。 闯王当年所住之地宫,也不大,但也颇有规模,有寝宫,内置雕龙床,书柜等物,所陈之物古典、富有特色,均系质朴之仿品.议事厅也不大,只能容纳几人入座。地宫设有隐秘之通风口,其他设施一应俱全。 大雄宝殿后墙书写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消灭常备队、杀尽土豪劣绅”等标语,系1930年红二军驻扎在此所书,标语至今保留在墙上,字迹清晰。留连在历史画廊中,闯王模样渐趋清晰,历史仿佛再一次浓缩、回放、凝固,雨后的陵园更是让人心情添加些许沉重.此刻,旅愁人之绪、身世凄凉之感、天涯沦落之惆,纷涌至眉头,闯王当年此恨绵绵,不绝如缕,大势终去无力回天的那一声叹息,仿佛穿透历史之长空在耳边回响。成则王败则寇,仅存四天的大顺基业,犹如漂泊水泡,为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所破,没入历史长河,兵败之闯王禅隐于此黯然度过余生。 古刹依旧,物是人非.然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岁月带不走一串串历史的声音。夹山古刹见证了相隔几百年里两场性质完全不同的革命,给后人带来太多震撼和回味.这里不仅回荡着遥远悲凉的生命绝唱,但浓浓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歌,是为主旋律.石门,"中国柑桔之乡",那弥漫空气里的清香足以让古代的遥远与悲凉烟消云散。
|
转自:http://yzdy.book.topzj.com/thread-19457-1-1.html4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