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宝峰湖(去凤凰行记之四) |
[游记]宝峰湖(去凤凰行记之四) |
2008-05-22 sina.com.cn |
人间瑶池--宝峰湖(去凤凰行记之四) 2007-05-23 12:42:07 大中小 一晚上睡得极不安稳。 梦见天亮了,我走出门来,看见周围的景色,平淡无奇。倒是旁边搭了一个戏台,有男的女的打了花脸儿在上面咿咿呀呀的唱,仿佛觉得看的就是傩戏。真的就以为是在看湘西的傩戏一般。 直到早上醒来。 及至吃完早点出门看去,才发现原来院子里有一个池塘,正好是依崖而建,青石上的苔衣滑滑的,池水也是混浊的绿色。在阳光下,此刻却是寂然无声。也不知道昨夜的歌唱家们此时都躲在何处?阳光中有水的气息在闪耀。在这里,我拍下了最让老公满意的一张照片,照得他特别白,也特别好看。 众人都聚齐了,车子顺着昨夜的来路驶出了市区。 一路驶去,听导游介绍张家界的风土人情,和一些湘西的奇事。 一之谓湘女哭嫁。在湖南这片土地上,尤其是土家族内,重男轻女的思想极为严重。女孩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助家里过生活,洗衣做饭以及看护更小的弟妹。等到出嫁的时候,为了表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留恋与不舍,就要“哭嫁”。哭嫁的形式是“哭诉”,一边哭一边诉说,词的内容可以自由发挥,包括哭爹娘,哭兄嫂,哭弟妹,哭要好的小姐妹,哭想的起来的所有的亲戚朋友,还有骂媒人。媒人招谁惹谁了,费力却挨骂,真是冤枉的很!据说,哭嫁的水平和婚后在婆家的地位是直接挂钩的。哭得好,被公婆丈夫疼爱,怜惜;哭得不好,很可能就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坐冷板凳。少数民族的人民简直就是自由的歌者,无师自通,繁复的内容用曲折的调子委委婉婉的唱出来,完全没有经过任何打草稿,润色,修饰的过程,简直就是一绝!后来住百丈峡酒店的那晚,看了《魅力湘西》的演出,真正在现场体会到了土家女子哭嫁的惊天地,泣鬼神,哭得那叫揪人心儿哎! 二之谓湘西赶尸。很多恐怖片中都会出现道士赶尸的情景,穿戴清朝官服的尸体惨白的脸,双臂直伸,膝盖不打弯的一跳一跳走路的情景让人脊背发凉。原来来源却是这里。古时人都讲究落叶归根,湘西人出门在外,不幸客死他乡了,交通不便,家里人于是就请道士将逝者的尸体运回家来。道士会作法,带了两个小道童,在死者家里作完法之后,于是就受死者家属之托,踏上了迢迢的寻尸之路。找到尸身之后,仍旧作法,在尸身上洒上神水,让死者的尸体能够听从道士的咒语站起来走路。由于这样的僵尸对于人有攻击性,对于除道士和道童之外的生人的声音特别敏感,所以一般道士都在晚上赶尸,两个小道士在尸体前后各五十米处,大声吆喝着让人畜噤声,关门闭户。听到这里的时候,我脑中突然出现了一幅画面,在莽莽苍苍的大山里,忽明忽暗的纸灯笼映照着道士青白的脸,一列僵尸在前面已跳一跳的蹦行着,纸样白的脸,血红的嘴,漆黑的空洞的眼,四周是死寂的落沉沉的夜。毛骨悚然!!同样,《魅力湘西》中也再现了湘西赶尸的场面,气氛阴森恐怖,我只拍了一张,就没敢再拍,怕晚上回去看了害怕。 三之谓下蛊。《笑傲江湖》中有个使蛊的高手,就是苗女蓝凤凰。下蛊好像是一种非常奇异的东西。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下蛊的手段只传女不传男,分为好多种。蛊毒可解,但是必须是下蛊的人对于被下的人解除了恨意,亲自将蛊毒化解。这个沈从文在《凤凰》一文中有提过,还有所谓“落洞”的传说。湘西真是一个神秘的地方。 还有貔貅。龙子,只吃不拉,所以常被人看作是守财神一样供奉在家里。 路上,导游介绍,千万不要踩别人的脚,否则后果和接“呦~~喂!”是一样一样的啊!!大家一片哄笑。 车子离开市区走向了山里。盘山公路夹在高高的山崖之间,两旁翠色欲滴。先还不觉得有什么,走着走着,凉意渐渐爬上来。过了老木峪,就进入了武陵源区。说起武陵来,总觉得这里就是桃花源,却没有人对此大做文章。陶公有云“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源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于是,在我心里,武陵似乎就成了世外桃源的代称,遇见了地道的武陵源,怎能不叫我心生遐想? 天很热,我们过了一道水,溪水潺潺,明澈见底。中间就有人质疑:下午不是让咱们在这儿漂流吧?!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7612f0100084j.html25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