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峰湖畔起歌声 □ 中波 看过《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在我的印象中是密林深深、神秘诡异的。土匪出没之处,必是崇山峻岭、山势险要所在。这次来到湘西深处的武陵源,山上山下转悠了几天,确是峰奇谷幽、万木扶疏、溪水潺潺,无愧世界自然遗产称号。也许是以往也见过一些名山佳水、湘西美景在意料之中的缘故,几天的山山水水并未使我产生更多的新奇之感,倒是那大山深处、宝峰湖畔的阵阵土家歌谣,时常在我的脑海里萦绕。 到宝峰湖是行程的最后一天。几天的山路,疲惫已写在脸上,大家心里都在算计回家后可要好好休整一下了。上行不远,转过二道弯,一阵清风吹来,眼前突然出现一大片宝镜似的湖泊,波光粼粼,绿树倒映,一股亲切之感扑面而来。我们迫不及待跨上游船,伸手划拨清彻透凉的湖水,心情也一下澄清起来。随船导游是位土家族姑娘,她边讲解景点、边介绍土家习俗。土家的传统婚俗甚为独特,青年男女是通过在集会上对歌的形式互相了解熟悉的,象电影《刘三姐》里的一样,篝火点点,恋歌声声,传递着双方的情感、智慧和向往。导游笑着并神秘地告诉我们,哪位若能与土家姑娘连续对上三首歌,就能打动姑娘的芳心带她回家啦!说得船上几位男士兴致盎然。“看”!顺着导游的手势,前面绿树掩映处摇出一条小船,仓门开启,走出一位盛妆女子,红托肩上衣,蓝绣花围裙,一副节日装束。她笑吟吟朝我们招着手,清亮的歌声飘了过来:要我唱歌就唱歌,要我行船就下河,唱歌不怕歌师傅,行船不怕烂岩壳,哟—喂!全船不禁齐声附和:哟—喂!一小伙在大家的鼓动下跳上船头准备应对。对歌只需四句歌词,看似简单,其实不然,要即兴现编现唱,而且要内容相应、曲调相合,真可是一场知识、反应和真情的考验,非一日之功。只见小伙胀红了脸,搜肠刮肚,还是唱了首流行情歌权且替代。紧接着,大家纷纷传递着话筒,踊跃献唱,一位来自韩国的游客也在热烈气氛感染下上前来了一首朝鲜族民谣。歌声、掌声和笑声在群山碧水间回荡。 船行途中靠边稍息,岸上一群人正围着一平台周边观看民俗表演,台上一新嫁娘正如泣如诉地唱着,几位女子在旁劝慰。只见新娘和陪娘轮流哭唱,一唱三叹。原来正在表演的是土家族传统曲目—哭嫁歌,这是土家姑娘出嫁时唱的仪式歌,要从父母、哥嫂、姐妹、叔伯、姑姑等一一唱起,连唱十日,诉说养育之恩和离别之情。凄婉的歌声打动了每一个人。 随行陪同的小郑正在谈恋爱,男友也是位土家小伙,那天正巧来看她,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两人很大方地对起歌来:郎从那门前过哟,妹在家中坐哟,我泡碗香茶得儿喂,给郎喝哟___。小二口唱得深情、投入,大伙儿学得专注、认真,几遍下来,纯朴上口的曲调已能从每个人的口中哼出,团内二位女士竟把这首“郎从门前过”从湘西一路唱回了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