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铁血影子军团]张家界印象之二

[游记][铁血影子军团]张家界印象之二

2007-07-26    

[原创][铁血影子军团]张家界印象之二[博客帖]

文章提交者:wubianji 加贴在中国文化 铁血论坛http://bbs.tiexue.net/bbs_95.html

张家界印象之二:雨中笑看黄石寨

云是山霓裳,雨为山梳妆,树耸山精神,水灵山流光……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不远千里来看山,叩拜黄石寨山门,没有直奔主题,用目光去描摹张家界的“神姿仙态”,却把云、树、雨、水这些走遍天涯都得见的自然物象搬了出来,好象是特意在煞风景。就像唱歌跑了调,腻腻崴崴自己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儿!可是,谁能像霸王举鼎一样,搬走漫天云雨,真真切切让我见识到人间奇峻异采的真面目?

传说,黄石寨是黄石公和汉代名臣张良修仙隐居处,应该是人间仙境了。

可是,张家界美景“不好客”!黄石寨仙境“不迎宾”!

水墨般缱绻漫卷的云,随风幻化舒腾。缠绕山腰处的,是丝丝缕缕忽地卷出,又悠然飘散的青烟薄雾。往上看就是浩浩渺渺布满天际的雨云,用蓝黑色的飘浮,有意难为人似地拢住了“仙界”,毫无节制地倾洒清凌凌、明恍恍的雨水,放纵着任性逍遥的雨脚,滋润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的绿色森林,来濡染眼帘,遮住了山,遮住了我渴望的目光……

锗红色的山体,像在爽快地冲凉洗淋浴,招惹得呼吸之间鼻息里流动的都是湿润清爽。肌体发肤敏锐的感觉最为深刻,脸颊被密麻麻、凉丝丝的雨亲密无间地关爱,风柔柔地吹过,凉浸浸的快意随风透入肺腑心神。因此,目光首先被吸引的,是在任何地方都能看得到的雨。可是,此刻的感觉好不一般……

站在黄石寨入口门外的广场,举目仰望如同不可侵犯的“仙界”,被不可名状的云雾笼罩着,一种奇异的心情像天上雨,在心灵的空间飘摇挥洒……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不知经历多少雨?不如至此感慨多!

不知是名字里多水的缘故?是出生在一个大雪妆琼枝,皑皑覆苍原的清晨?还是少年时代曾在一个多雨的地方生长?自幼就喜雨爱雪。我不是不知深浅,也深知雨雪给行路人带来的艰难!此刻,不就是千里迢迢行来,又陷入被风雨戏弄的境地?可是,心底却像天上的云,涌动着不可名状的喜悦!

天上的雨,从飘渺的云雾里快速地向下拉扯,随风摇曳数不清的透明丝绦,用水灵灵的浸透,润了山,濡了树,湿了人……像雨中开出一片白玉兰,长出一片白灵菇,我们一行红男绿女,都在广场前的木结构长廊里,穿上了领队派人在旅游商店买来的乳白色雨衣。生活都是琐碎的,尤其是在走向雨中“仙境”——张家界的黄石寨,为了不被风雨摧垮,来游的各色人等,都穿上了色彩鲜艳的雨衣,像风雨催开了一簇簇湿润的花。有的穿上雨衣,还撑打着雨伞,以抵御越来越大的雨水。“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此刻,是“花重”黄石寨,簇簇点点,向这座神奇的国家森林公园入口处移动,渐渐聚成一团团涌动的“花坛”,拥挤在检票口……

每朵“花”都有一个“标牌”——那是张家界各旅游景点通行的门票卡,是导游一再叮嘱要保存好,不能丢失的重要凭证。除此之外,每朵“花”还要留下自己的“名片”——指纹。不管你是中国公民,还是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把门票卡插进验卡机后,还得伸出右手大拇指来,被检票的女工作人员用毛巾上的水润湿,按在指纹识别机上,打上你的水“烙印”。然后,你就获得了个人进入权……

裹风挟雨,置身在一个清幽深邃的大峡谷中,目光向透着天光爽亮的云雾山中移去,映入眼帘的,是两“根”在山基座上耸立的锗红色山柱,好似两个披着红色战甲的武士。山峰顶部好像鸡腿菇椭圆形的伞状菰帽,想象成是“武士”戴着头盔的粗犷有棱角的脸庞,可能更有些意趣。锗红色的山挺拔耸起,“头盔”时而被云雾遮掩,好象天兵神将威严地在守卫着仙界深处,被浓云雨雾遮掩的神奇奥妙!

不用数量词“一座座”来称道这里的山,而是用“一根根山”,来形容黄石寨千山万峰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神姿仙态”,猛地听来,怪里怪气!这是张家界人的发明。乍从土家族导游小秦那有点娇声嗲气的嘴里说出来,令人感到非常地怪异!都说看景不如听景,此时却是听景不如看景。人在山下看,就惊叹用“一根根”这样的数量词,来形容这山,这美,这奇妙,遣字修辞是多么的准确,多么的形象生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一“根”山,打破了中文传统对山使用的量词,但却十分传神、形象。不知是哪位智者奇思妙想,从别出奚径的脑筋里蹦出来的?“一根根”山,真有意思!可不就是么,一根根山,就耸立在我的眼前,像溶岩洞里的“石笋”,千奇百怪地向上生长……武陵源的一根根山,裸露着腰身,山色是锗红色的,一会隐入了飘渺万状,如同仙境的云雾中去,一会隐隐露出“仙女”的褶裙,当完全露出山形清晰可见时,呈现在眼前的,绝不是婀娜娇姿,而是嶙峋峥嵘,此时,锗红的山色,就像快熄灭的晚霞,显现浅淡的火烧红。武陵源还有另一种山,扮演得是“武陵源艺术团”团长的角色。横垣在那里,完全遮挡住你的眼界,可又给你的目光凝聚起葱茏翠绿,在烟霞云雾中让你的眼波,不由自主的流入那玉色凝碧之中,感到这雨中流动着好象有灵魂的绿,绿透你的心灵。之所以说“她”是“团长”,是因为张家界的武陵源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第一座“国家森林公园”,主要功劳还得归之于覆盖着山的“她”——森林,归之于“她”和云中的仙女们红绿相映的绝美舞姿。

文字写真显然不如绘画、摄影。你可以对任何一座美丽奇绝的山,用画笔去描绘,用五彩的笔触极尽详致地去濡染,或者用镜头去“喀嚓”,但你绝对做不到用文字对绿色大森林的每一棵树进行淋漓尽致的描写,因为就是同一种属的树木,每一棵都长得形态不一样,就像世界上有几十亿张面孔,每一张面孔长得都不一样。于是,我们只能用“郁郁葱葱”诸如此类的形容词去概括。用文字描述武陵源的森林和一根根山,就是大家,也只能笼统概括。

为什么我没有用张家界来统领游记的文字,而是用武陵源?是因为来了后才知道,张家界的区域里,还有袁家界和杨家界这些近年来新开发的旅游景区,张家界的概念,已经不能涵盖了。

这里的奇峰异景,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经过亿万年的风雨切割、侵蚀形成的。与黄山的冰川地貌地质成因不同,没有黄山那样耸挺高大的峻奇,却更加千姿万态,显像出比黄山更加玲珑剔透的奇异。导游小秦介绍,这山更美的奇妙,只有在山顶的景点,才能看得清楚。她告诉我们,登临黄石寨,要攀登三千八百七十八个台阶,翻越两“根”山。

急雨,“哗哗”地拍打着山道边兜售旅游纪念品的塑料篷。风声、雨声里搅进了人声,漫撒开一片嘈杂,扰乱了本来的清幽之境。沿着十多年前人工开凿的“杉林幽径”, 登山台阶一路向上蜿蜒,我们开始了“徐行不知山深浅”的探幽之旅,不时地被闪现在眼前的奇峰山柱所惊讶……

都在烟雨迷蒙间……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青松叠翠岩,仙峰垂水帘……

人在云墨中,渲染七彩岩……

平日走路一慢一慢的女同事小Y,过去出行登山时,老被一行拉在老远处。又要登山了,她醋气地对我悄悄说,一会儿和她作个伴。我默然一笑,点头应允,权且做一回“护花使者”。可登山没走一会,我就前后不见她的踪影,问其他同事,得知她和有心脏病的男同事老Y,一起打了“退堂鼓”,悄然返回了。不过,他们俩也不用后悔。一身热汗,沐濡在冷风凉雨里,心跳气喘地登上了黄石寨顶,顿时就在无奈中哑然!导游介绍的,站在黄石寨顶的观景台,向山下俯瞰,是“放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此时的观景台前,一派云腾雾罩,盛景奇观都哪里去了?神奇的“五指峰”、“前花园”、“黑枞垴”、“天桥遗墩”、“飞云洞”等等仙踪神迹,都在望云兴叹中,看不见!热腾腾地登山游兴,遭遇冰冷无趣的尴尬!

这种景况,我登华山时,就已经历了一次。在漫天云雾中,漫行在雨幕里,走过金锁关、鲫鱼背,眼前一片白茫茫,什么华山之险也没感受到。只好和华山预约:等到来年天晴时,我当慨然再登临!今日在黄石寨心绪萧然,华山之约看来又要重演!

同事们都聚在一块横长条黑色花岗岩石刻前,拍照、摄像留念。远远我就看见石碣上,阴刻着一行被黄漆涂染的行楷大字——“黄石寨顶有神仙”,走近细看落款,竟然是前国家总理朱镕基所题,时间是“辛巳春三月”。

前总理都说这里有神仙,神仙在哪里呢?站在寨顶的观景台上,眼前云遮雾罩。神仙难道就在云深不知处?既然观景台上不见景,就只能任想象在意象中驰骋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茫茫云雾飘渺着神秘的奇幻,黄石公和张良的仙影恍惚在隐现,风吹着他们轩昂浩然地向我飘来……

黄石寨的云嶂雾幔,镌刻着黄石公救张良的传说……

黄石公应该是神仙了,据说他是济北谷城山下一块黄石的化身。《史记.留侯世家》记载他给了汉代智臣张良一部《太公兵法》,助他“运筹帷幄”,帮助刘邦开创了大汉基业,让他成就了“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千秋功名,在楚汉相争的淘汰赛中,虽然几次扔掉老婆、孩子逃命,可最终没有像项羽那样“霸王别姬”,在历史的长河里折戟沉沙。用三段论推理,如果说张良成就了刘邦,那么,成就了张良的黄石公,就应该是楚汉相争刘邦集团胜利的原动力。没有黄石公,就没有张良军事斗争的智慧,没有张良,楚汉逐鹿,还不知鹿死谁手?因之,这盘战争棋局的操盘手,就得归功于这位神秘莫测的老神仙了!有神仙相助,不就又成了天意?司马迁不信怪力乱神,却把这个神仙故事写入《史记》,是不是天授汉运的天命观所使然?这样高度认知黄石公的存在,对张良后世作为的巨大影响,是不是有点失之偏颇?谁都知道,刘邦的帐下还有善于带兵打仗的韩信,和善于管理天下搞后勤的萧何。但总论起来,统帅部最高决策的战略和军事运筹,还是决胜战局的关键。所以,司马迁刻意记下了这位神仙,隐意不言自明。

且不去质疑这个虚幻的神仙传说有几分可信,但张良“沂桥拾履”的故事,却闪烁着千古不灭的哲理精神!

沂水清碧悠悠,沂桥似长虹卧波。一阵清风吹过,气宇轩昂的张良,看见桥上走来一位布衣飘逸仙风道骨的老人。那老人不经意间把鞋子掉到了桥下,唤张良:“小子,下去把鞋子给我拾上来。”

于是,黄石公和张良的故事就开始了……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贵族出身又年轻气盛的张良愕然怒起,恨不得一拳把老家伙打到桥下去。但他忍住了,因为面对的是个老人。他到桥下拾上来鞋,老人不但没有谢意,还伸出脚说,“给我穿上。”历史在这个时刻考验了张良的涵养,他又忍住了满腹不快,给老人穿上了鞋。

至此,我忽地又想起了另一个忍受“胯下之辱”的历史人物韩信,和施耐庵《水浒传》里的杨志。如果身携佩剑的韩信,一怒不忍,挥剑杀了那个年轻的淮阴屠户,可能,历史上就没有封坛拜将,设“十面埋伏”,把“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逼迫得自刎乌江的大将军韩信了!杨家将后代“青面兽”杨志,因为忍受不了市井流氓牛二的戏辱,一刀挥去,杀了牛二,畅了一时之快,却毁了报国疆场的前程!

由此看来,还是孟子说得好:“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形,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韩信得志后,千金回报“一饭之恩”的漂母,却用更多的“千金”,回报那个让他身受“胯下之辱”,令他被天下人耻笑的屠夫,是因为屠夫让他知耻而后勇,学会了发奋图强。

由此可见,忍难忍之事,对人出世是多么的重要!虽然难,但难能才可贵!

话题绕远了,再回到张良这里来看。他后来又受到黄石公多次的教训,从两次迟到,到半夜就去等,一忍再忍老人的训斥,终于得到黄石公赠于的《太公兵法》,得意在楚汉战争的疆场,跃马扬鞭,纵横驰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如果张良一怒不忍,一巴掌把老家伙黄石公打到沂桥下面去,后面的结果,我不敢想象!可能楚霸王就不用别离美丽的虞姬,自刎乌江!秦以后的历史会改写吗?我不敢臆断,有人会说那是历史唯心主义。但有一点我还是敢断言的,张良没得到学习兵法的教科书,肯定不会有运用《太公兵法》的大作为!

看来,尊重师长,尊重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这一点,先决条件是,要学会尊重别人,无论是什么人,都有可取的长处!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不就是以耻为师吗?

写游记却大谈起神仙和历史典故。唉!不由自主。谁叫咱们祖国壮丽的河山,让老祖宗踩下了那么多的脚印,到处都闪烁着历史和今天的人文精神?!看山看水,不自觉地就看到了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看到了……

都在烟水苍茫中……

白云苍狗,变化沧桑……

山朦胧,雨蒙蒙,黄石公和张良消逝在我的心弛神往中。神仙不和我这个凡夫俗子来往,千古也无缘!我的足迹过后,神仙的故事还会继续流传人间……黄石公自天而降,让弃官逃避吕后迫害,追随赤松子游历天下的张良,把从寨顶“天池”里捕捞的一条条大鲤鱼,扔到绝壁陡崖的寨下,让寨顶的人们奏乐起舞。追兵认为寨顶有吃有乐,面对难以攀登的危崖绝壁,只好退兵。聪明骗过了愚蠢!一个充满智慧光彩的传奇,演绎着后人对智者的追缅……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都在千古风雨中……

古风里,有启迪后人的智慧在闪烁晶钻之光,善于采撷,可雕琢金石大器……

雨打黄石寨,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湿淋淋的清新与幽碧,绿松阴翳,曲径通幽,花草濡目……

随着人流,我来到了六奇阁下。高高的基座上,阁高四层,六角飞檐。名为“六奇”,不是指它是六角形的建筑,而是指它寓意着风景区内的六奇:山奇、水奇、云奇、石奇、动物奇、植物奇。

绕着六奇阁第一层阁外的回廊转了一圈,听说可以在六奇阁上看土家族歌舞表演,随即问一位从楼上下来的女游客,“上去可以看到歌舞吗?”

她暧昧地一笑,“看什么歌舞?上去看美女吧!”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我顿时一楞,觉得问得挺没意思的,转身向阁外走去。在这漫天云雨中,上得阁去,远近看都是云都是雨,什么“奇”也别想看到。去看什么“美女”?那也算一奇?

愉悦感被“美女”破坏了,还是回归自然吧!

细雨淅淅沥沥,纷纷扬扬,心情被清凉的雨丝缠绕,缕缕清新又从心底生发……至此,我才深切地感觉到前辈大家们写雨中游山,“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的大彻境界,是那么地自然和谐!我笑了,虽然身在云雾山顶,但我放开了眼界,什么也挡不住我的目光!我站在风雨裹住的黄石寨,看见了无边无际的寥廓......

乘缆车下行,在悬摇滑晃之际,心中顿生“我欲乘风归去”的感慨……

来也风雨!去也风雨!风卷云中雨,山色可人意!云添山之趣,雨浓树之绿。苍碧仙踪渺,笑看人痴迷……

当天晚上,在松林宾馆的餐厅里,两桌男女为消疲解乏,恣意在酒水里……另一桌男女搭配,喝酒不醉,领队和颇为开放的土家导游姑娘小秦、小唐,竟然喝起了“交杯酒”。我们这一桌九个北方大汉,畅怀举杯,喝了七瓶从家中带来的“宝丰大头酒”,酒醉心不醉,饭后纷纷在宾馆内外合影留念……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虽然是两天一夜没睡什么觉,又带醉卧床,但到夜深我还没有睡意,拿起同屋的同事带来的一本书翻看了起来,竟然是一个解放军大校——新疆军区体工大队主任、我熟悉的市某局长的弟弟写得自传体的散记,其中有对他父亲——原HB市委书记的回忆,和我正在写作的一部作品有关,顿时吸引了我的目光。看看有没有素材?心神沉入飘着翰墨心香的字里行间…….

浓浓的睡意像黄石寨顶的仙云雨雾,漫过我的神识……

老神仙黄石公、大汉智者张良,入我梦来……

武陵源的夜静寂无声,疯狂了两天的风雨,也悄然隐迹。这一夜无梦,梦魂没有潜入奇幻异境,没有见到黄石寨顶的神仙……

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1516339_1.html

[点击查看灌水过滤后的回复]

本帖已赚工分: 2117
本帖已赚金币:

----------------------------------------------

【影子军团】军司马
【影子军团】飞龙营
【影子军团】军人证编号:YZ-00079

原始链接:http://bbs.tiexue.net/post_1516339_1.html
转自:27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