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九寨张家界北京游记8 |
[游记]九寨张家界北京游记8 |
2007-07-27 jobhd.com |
游人民大会堂 下午的日程仍然排得很满。我们先去人民大会堂。在车上周导已经做了适时的发动和介绍。他告诉我们,今天上午有个旅游团第二次去了天安门,因为第一次去的时候人民大会堂不对外开放。他说,看看我们下午的运气吧。 下午我们的运气还是蛮不错的,正赶上对外开放。人民大会堂属于自费项目,每人30元。 我们排队等候,有专门的解说员负责引领,在规定的区域内活动。 我们首先在一楼大厅拍照留影。然后跟随解说员进入开放的几个大厅。湖南厅正面的墙上是一幅张家界的壁画,侧面的墙上是毛主席和各族群众代表在一起,屏风是湘绣岳阳楼。辽宁厅的墙上是辽宁的地图,标志性的摆设是一个特大号的玉猪龙,辽宁厅的门框上镶嵌了许多岫玉,没法比,都是自家产的。在参观大会堂的时候,服务人员打开了灯光,敞亮,眼中敞亮,心里也敞亮。人民大会堂还陈列了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字、用品,非常珍贵。我们有幸亲眼目睹了《江山如此多娇》巨画的真颜,的确不同凡响。宴会厅宽敞明亮。北京厅是以故宫作为背景的,上海厅则以东方之珠作为背景,两相比较,北京厅更多一些历史的凝重,上海厅则更富有时代的气息。在大厅中我见到了一幅《小鸟的天堂》,应该画的是巴金先生笔下南国的榕树吧,榕树盘根错节,鸟儿则其乐无比,身边忽然被安祥和宁静所围绕,真希望自己也是一只鸟,可以在大榕树上筑巢。广东厅墙壁上是关山月先生的名作《春到南粤》,侧面墙上是龙舟竞渡的场景,体现出广东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风貌。四川厅侧面墙壁上是乐山大佛,川绣国宝大熊猫憨态可掬,都江堰的堆锦工艺也非常有特色。 参观了五个会议大厅,想一想各省的人大代表就是在这里分组讨论,在这里参政议政,觉得还是不虚此行。 走出人民大会堂,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以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城楼为背景拍照留念。 游故宫和景山公园 穿过地下通道,我们来到天安门城楼下。通过门洞,我们进入了故宫。 周导曾经给我们介绍过,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而北京的建筑是内9外7皇城4,共有20个城门,可谓是禁卫森严。 我们参观的故宫是明(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两朝的皇宫,曾有二十四位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和居住。故宫旧称“紫禁城”。天帝居所叫紫宫,人间帝王宫殿借用其名。皇宫又是戒备森严的禁地,故明代称之为“紫禁城”。 紫禁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和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享誉世界。若说起紫禁城的建造,我们要记住并感谢一位伟大的帝王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朱棣将北平升为陪都,改称北京。永乐四年下诏营建北京宫殿,抽调大批官员、工匠、军士、民夫,征集能工巧匠10万余名,民夫逾百万,所用建筑材料采自全国各地,可谓“量中华之物力,给予人间之仙阙”。至永乐十八年,紫禁城告成。明成祖于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这一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坐落在北京的南北中轴线上,占地72万平方米,共有房舍9999间半(天帝拥有房舍万间),约15万平方米,是中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帝王宫阙。 满清入关,沿用明朝宫殿。顺治帝在位时曾进行较大改建,如按照满族风俗将坤宁宫复修,并将三大殿改名为太和、中和、保和,乾隆帝时多次复修扩建,为其养老的“外东路”(宁寿全宫)即于此时建成。至此,紫禁城方形成今日所见之格局。 紫禁城建筑布局分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主体,左右衔连文华、武英两殿。三大殿以北为内廷,内廷又分中、东、西三路。中为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其后是御花园;中路两侧为东、西六宫。东六宫向北为乾东五所,向南为奉先殿、斋宫、南三所;西六宫往北为乾西五所,往南为养心殿。内廷外围东有宁寿全宫,西有慈宁、寿安诸宫。这种布局,充分体现了古礼所谓“前朝后寝”格局,前朝为“大内正衙”,后寝即所谓“三宫六院”。 如此恢宏浩繁的建筑群,并没有给人纷杂之感,主要是在建筑手法上突出了一条极为明显的中轴线。它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全长8公里。皇家禁苑部分约占三分之一。整座紫禁城以中轴线为中心展开,天安门为其序幕,外朝三大殿形成高潮,景山是其终曲。整个建筑群体主从分明,跌宕起伏,前后呼应,左右对称,由此形成紫禁城乃至整个北京城的雄伟气魄和井然秩序。 中轴线两边,还伸出了几条次轴线,左有文华—东六宫轴线,右有武英—西六宫轴线,两边又分列宁寿全宫、慈宁诸宫。渐次连接的五条轴线宛如五根金线,将紫禁城纷繁复杂的诸多庭院贯连成五串珍珠,撒在北京城中心,璀璨夺目。 紫禁城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在艺术处理上有鲜明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大师们善于将建筑物的各种构件进行艺术加工,从而使构件本身既有实用功能,又有美化建筑物的装饰作用,这突出表现在屋顶上。紫禁城殿亭楼阁的屋脊和飞檐上的压脊构件被加工成形态各异的神兽和仙人,它们各自不仅有特定的寓意,而且数量的多寡是建筑物等级的标志。另一特征,表现为建筑工匠们不但敢于而且善于巧妙设色,他们利用颜色的强烈反差使建筑物主体突出、层次分明。紫禁城宫殿,远望如金波荡漾的浩瀚之海。它以黄绿色为主调,顶盖为黄色琉璃瓦,下饰青绿为主调的彩画,殿身为红墙、红柱、红门窗,底为汉白玉台基,殿内地面多为绛色。这种搭配色彩对比强烈,主调鲜明突出,辅调策应生辉,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紫禁城的室内装饰和陈设也别具特色。人们巧妙地利用房屋内部结构、装饰与室内家具、珍宝、字画等物融为一体,用结构与装饰的精美反衬陈设的珍奇与华贵。无论你走进一所殿堂或迈入一方居室,仿佛都是在艺术陈列室中徜徉。紫禁城的主要殿堂,由于天花板均为大面积的沥粉贴金彩画,天花板正中又有雕刻精妙的金龙藻井,再加上阔门、敞窗、金砖殿面互相辉映,尤显得开阔明亮,恢宏庄严。 紫禁城以其完美的古代建筑艺术、鲜为人知的宫廷秘闻吸引中外游客。这里还藏有大量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有许多都是稀世绝宝。1925年,紫禁城改名为故宫博物院。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每年都要拨巨款对其进行保护和维修。 我们参观的线路是沿中轴线行进,经过天安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到御花园,作为参观的延续,又参观了景山公园。说是参观,是很文雅的说法,实际的情况用“浏览”或“穿过”要更为恰当。因为要迎接2008年奥运会,故宫和北京的许多景点都在进行维修,提供参观的地方本来就已经很是有限,再加上要赶时间就更显得紧迫,只能是走马观花吧。见到的故宫是遮遮掩掩的(维修是在整体遮蔽的情况下进行的),仿佛是蒙着面纱的少女,羞于见人的感觉,与我想象中的气势恢宏的皇家气派和奇珍异宝的艺术殿堂相去甚远。另外,作为一个门外汉,我所了解并打下牢固印象的一个观点就是对于古建筑的修复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而我见到的已修复的景观却是金碧辉煌,体现的是“修旧如新”,众多的宫殿仿佛一夜之间拔地而起,让我从感情上接受不了。 由于来去匆匆,有印象的地点不过几处。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座落于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保和殿在明朝是册立皇后、太子,大臣称贺上表,皇帝在此穿上衮冕再到太和殿受贺,并在此殿大宴群臣。清朝皇帝在此筵宴王公、额附;乾隆帝以后在此举行殿试,选拔贤才。乾清内廷等级最高的宫殿,是明朝和清朝顺治、康熙皇帝的寝宫,也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皇帝驾崩,停灵柩于殿内。乾清宫内悬“正大光明”横匾,清代自雍正帝后在位皇帝为避免皇子争夺皇位继承权而秘藏立储遗诏于匾后。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后,皇后逢大典及生日在此受贺。亲蚕前,皇后在此设斋戒牌和斋戒铜人,并阅视篮子、勾子等用具。交泰殿内存有乾隆年间鉴定的宝玺二十五方。坤宁宫是明、清两朝皇后的寝宫。清代自雍正帝以后,皇帝由乾清宫迁往养心殿居住,皇后也改居东西六宫的某一宫。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袭盛京清宁宫旧俗,将坤宁宫中部四间大堂改为萨满教祭神场所。殿东两间暖阁为皇帝大婚洞房,现阁内陈设保留光绪皇帝大婚原状。御花园位于坤宁门后,明代称宫后苑,是北京最古老、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宫廷花园。御花园中连理柏异干异根,柏枝纽结纠缠,树干相依相偎,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通过地下通道,我们来到了景山公园。看了一座山,见到两棵树。山是景山。周导说景山是人工堆起来的,因为在明亡清兴时,满清为了坐稳江山,找有道高人看风水,风水师说风水不错,只是没有靠山,于是造出了一个景山。两棵树一棵是崇祯皇帝上吊的歪脖树。周导说,真正的老树在文革时期已经被砍掉了,这是取其形似后栽的槐树,立的碑上写的是“明思宗殉国处”,而非“明思宗殉国树”,大有学问。另一棵是棵银杏树。周导说,银杏公雌雄,雄树不结果,雌树才结果,银杏不是食品,却可入药。 穿过故宫和景山公园,统共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之后我们坐车又穿过了著名的王府井大街。周导说,王府井很有名,为大家好就不带大家去了,如果有人愿意去的话,可以在道边停下车,你可以自己逛一逛,食品色素、添加剂用得太多,烧烤味道虽好对身体却没什么好处。真正的北京人是不到王府井去购物的,去的都是外地人,慕名而来,商家把握行情恰到好处,身为游客你不能来了又来,你没有那么多时间,也不方便,所以宰你没商量,价钱贵得不得了,要花太多的冤枉钱,太不值得。周导的建议是去西单,当然了,要自己活动。 这是来北京的第二天,晚饭要自行解决。我们回到宾馆附近,点的是烧茄子、拌芹菜、肘花肉,点了一罐大麦粥,买的烧饼。 明天,等到明天,幸福生活就要到了。虽然是管饱不管好的大锅饭,最起码吃饭不用自理了。自从踏上北京的第一天,我带的六千元钱就已经花光了。虽然父母也带了钱,虽说花谁的钱都是钱,但毕竟很不方便。 |
转自:http://www.jobhd.com/App/show_article.aspx?m=002A521EA0000F63623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