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印度游记 |
[游记]印度游记 |
| 2008-04-03 lvxinglu.com |
|
旅行录 时间面颊上的泪珠——印度游记[四] 旅行录 旅行记录包含走遍世界见闻和神州大地旅游记录,旅行指南、美食、旅行照片、自助游攻略、自驾车旅游线路介绍等。 时间面颊上的泪珠——印度游记[四] 12月 16th, 2007 作者:无子 源: 出神龛,沿着摩诃庙绕到西头,即是那棵举世闻名的菩提树了。只见树冠覆盖半个球场之大。枝叶繁茂,必须援以支撑。树干粗壮有几人之抱,树根被环以两丈见方的雕栏。栏下有两只玻璃密封的石鼓,石鼓上为佛祖的双足印。摩诃庙和菩提树南、北、西三面复环以精雕细刻的石栏,栏上一律饰有红橙黄三色流苏。菩提树下,面对东方有一砂土板的座位,这正是佛祖悟道的金刚宝座。 释迦牟尼于公元前五百六十三年作为王子出生于喜玛拉雅山南麓,现在尼泊尔境内的卢比尼。他的父王为使他继续王位,只答应他接触到漂亮的人和物。他自己承认,曾经拥有三座宫殿,分别供冷、热、雨三季居住。他精于体育尤其是剑术,并因此嬴得娇妻并为之生一子。在他二十九岁时,由于厌倦豪华生活,违反父命外出。在路上遇见三个人,一个是老者,一个是病者,一个是死者,这是人生在世所不可逃避的三种苦难的象征。于是他决心弃绝世俗浮华,过一种苦行生活,以求得大解脱。还有一种传说是,他有一天醒来,目睹四处宫女(乐师)玉体横陈,状甚不雅,顿生厌恶,于是策马离宫出走,那是一个满月之夜。 为了解决人生之谜,他苦思冥想了六年。他曾与五位印度教的圣人一道禁欲苦修,绝食至奄奄一息,仍未修得正果。于是恢复进食,五人弃他而去。最后来到这棵菩提树下,坐在金刚宝座之上,面对东方,以右手指地发誓,即使肉身腐败,除非悟道,绝不起身。情欲界诱惑者玛拉对他施以风雨雷电、飞沙走石,用地狱之火威吓,又以人间富贵利诱,终不为所动。玛拉一班人只好撤退。我们今天在摩诃庙看到的金身即取当时指地发誓的坐姿。 其实眼前的这棵菩提树只是佛祖悟道那棵的支脉。阿索加皇帝在皈依佛教之前将原树毁灭。他的女儿把种子带到锡兰繁衍,后人再从锡兰引种于此。枝柯上挂满了彩色的丝带。当我留连于菩提树下,四遭是梵文的诵经之声。近千名朝拜者正集会在西边的广场上作法事,气氛感人。佛祖在当年就意识到,印度教的苦行是徒劳的,应该在禁欲和放纵之间取一折衷,过一种脱俗的生活。他在树下冥思了四十九天,终于悟道。佛陀即是“醒悟者”之意。二千多年前他即着意解决这一永恒的难题。 院落里分布着无数的大小浮图。东北方面有一座小型的摩诃庙。原址为悟道之后的佛祖向菩提树致谢之处。北面是一片建于公元前一世纪的石台。佛祖当年在此散步冥想之际,落足之处即生莲花。现在台上的石雕莲花即标明他的足迹。今天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教徒跪拜他的足印的石刻,足印中心总有莲花样,即出典于此。 众多僧侣在浮图丛林深处面向摩诃庙跪拜。穿过塔林来到院落南面,在我的眼前忽然出现一方百多米长的莲花池。岸边丛丛佳树。法古河在东方流向远天。池面波光粼粼,荷叶点点。池中心有一尊眼镜蛇护卫之下的佛祖冥思坐像。他身裹褐色袈裟,两只手心下抚,年轻英俊。此地传说是他沐浴之处。 佛教是世界四大宗教之一。亚洲许多国家都在摩诃庙西边和北边营建寺庙,如缅甸、泰国、不丹、尼泊尔、越南和日本。出了庙院,一片称为鹿苑的森林扑面而来。邻近鹿苑耸立着中国大雄宝殿。宝殿外观略显俗艳,题匾者为长安刘氏,一改满目千篇一律的字体。殿内三尊佛像却精美异常。 佛祖悟道之后,路人发现他身泛红光。他前往瓦拉纳西东北十公里的萨纳斯鹿苑。这是他首次传道并转动法轮之处。他在那里再度邂逅那五位印度教圣人,并把他们转变为佛教徒。我们中午离开菩提迦雅,傍晚才到达萨纳斯。路况比想像的要好得多。 萨纳斯是佛祖在雨季传教休憩之地,成为佛学尤其是小乘的中心。根据玄奘的记载,他在此看到了三十所寺院,三仟名僧众以及真身大小的、正在转动法轮的青铜佛祖像。 Tags: 不丹, 中国, 印度, 塔林, 尼泊尔, 日本, 泰国, 缅甸, 越南 |
| 转自:http://www.lvxinglu.com/cn/5111346.html22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