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家界之行 |
[游记]张家界之行 |
2008-06-10 univs.cn |
更喜欢金鞭溪的阳光。细碎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泼洒下来,微风拂过,在一尘不染的油绿的叶子上活泼地跳跃着,好似闪烁的金子。抬头仰望,那是湛蓝的天空中射下的一道道金光。 攀登黄石寨 俗话说,“不上黄石寨,枉到张家界”,可见黄石寨在张家界风光中的地位了。此次考察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最值得我自豪的莫过于徒步登上了1206米的黄石寨,来回共用了四个多小时。虽然辛苦,但是有种征服的喜悦。如果说,登上天子山感受到的是一种“沙场秋点兵”的壮美,是俯视大千世界,心生“山上无山我独尊”的无限豪情,那么站在黄石寨顶的“六奇阁”上领略的便是与群峰对坐,与群峰平视,与群峰对话的气魄。 黄石寨又有一段传说,汉朝留侯张良看破红尘、辞官不做,追随赤松子,隐匿江湖,去游张家界,被官兵围困,后得师父黄石公搭救而得名黄石寨。这里是张家界美景最为集中的地方,也是张家界最大的凌空观景台。一位著名诗人这样评价黄石寨:“五步称奇,七步叫绝,十步之外,目瞪口呆。”不错的,感叹大自然的恩惠给予我们如此之美景。 黄龙洞探奇 黄龙洞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王牌景点之一,她以规模大、内容全、景色美而被誉为溶洞景观的“全能冠军”。据专家研究,黄龙洞发育在三叠系碳酸盐岩地层中,洞穴系统为远岸大三层和近岸小六层的立体空间结构,主要通道沿岸层走向延长。约三亿八千万年前,黄龙洞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沉积了可溶性强的石灰岩和白云岩地层。经过漫长年代开始孕育成喀斯特地貌,直到6500万年前地壳抬升,出现了干溶洞,然后经岩溶和水流作用便形成了今日的地下奇观。 正如许多游人所说:“黄龙洞是诗的结晶,哲学的凝聚,美的雕像。”整个黄龙洞犹如一株古木,错节盘根,散发开来,洞中有洞,天外有天,山重水复,峰回路转,由天生灰质溶液凝聚而成的洞穴景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无所不有、无所不奇。 泛舟于黄龙洞的响水河上,感悟梦幻般的情调,神话的氛围,伴着潺潺的水声,如闻仙乐缥缈。龙王金盔、藏宝阁、石花柱、插香台……我们好像来到了童话中的海底王宫! 第三篇 张家界人文地理 历史由来 为了进一步了解张家界市的历史渊源,我不得不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以弥补知识的欠缺,埋头于典籍市志中,张家界的历史展现在我的眼前: 历史悠久的张家界市,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是古庸国所在地。其前身大庸市,早在新时器石代,先民就已开始在澧水两岸繁衍生息。《尚书·舜典》中便有“舜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的记载。又据清康熙二十四年杨显德纂修的《永定卫志》与清道光三年修刊的《永定县志》以及《慈利县志》和《桑植县志》等史书记载,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划全国为三十六郡,当时的大庸与慈利便属于黔中郡,成为湖南境内第一个行政区。 此后,从西汉至清朝的这段历史时期,该地区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变革。其间,三国吴景帝永安六年(公元264年),嵩梁县被命名为天门山,设置了天门郡,至两普、南北朝,均属天门郡溇中、临澧县。1369年明朝设置大庸县,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归流,设永定县。 民国时期,先在省下设三个道,六十个县,后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五年,湖南省裁撤武陵道,将大庸、桑植、慈利县划归辰沅道。湖南全省调整为10个行政督察区,大庸与桑植属第四督察区,专员办事处设在常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张家界市全境解放。1949年至1988年,慈利县属常德专区管辖,而大庸、桑植两县则于1949年10月16日至1952年8月属永顺专区管辖,8月后划规湘西苗族自治区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1988年至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大庸地级市,辖慈利、桑植两县和永定、武陵源两区。1994年4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大庸市正式更名为张家界市,仍管辖永定、武陵源两区和慈利、桑植两县不变。 民族状况 张家界市内,分布有土家族、白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达70余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51。少数民族中土家族人口较多,其次是白族、苗族、回族。
|
转自:http://space.univs.cn/?87445/viewspace-5250623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