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家界游记 |
[游记]张家界游记 |
2007-07-16 cndazhou.net |
说来惭愧,直到二十多岁,我才见到了真正的山。提到真正的山,几日前游览张家界的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坐着豪华旅游车,在山道上穿行,一座座削直的崖壁从我眼前忽悠飞过。车子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一会儿左转,一会儿右转,给了我很刺激的失重感,好像五脏六腑都要倾覆出来了。我瞪大了眼睛呆呆地望着屹立在远处绵延的山峰,那眼神就像大山里的人到大都市头一回看到摩天大楼那样地着迷。我领略了山的巍峨、神圣,还有孤独…… 美哉!张家界 ------游黄石寨 走进由砂岩石峰和具有当地土家民俗风格的小青瓦园林式建筑巧妙组合而成的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大门,黄石寨就离这儿不远了。 相传汉朝的张良在帮助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便效法当年越国的范蠡,隐匿江湖。一日,正在张家界云游的张良,突然在山中遇险,幸得师父黄石公相救,才幸免于难。张良遇险处,从此而得名----黄石寨。 在通往黄石寨的路上,有一块路碑,那上面写着“不上黄石寨,枉到张家界。”由此可见黄石寨在人间仙境张家界中的显赫地位。黄石寨是张家界美景最为集中的地方。一位著名的诗人曾这样评价过黄石寨:“五步称奇,七步叫绝,十步之外,目瞪口呆。” 刚出发的时候,天空阴沉沉的。此时,又飘起了零星小雨。我抬眼望去,天地间弥漫着一层层湿漉漉、静悄悄、浓浓的雾靄,把整座山都笼罩在其中,让人难以看清山的真实面目。 自恃年轻、体力好,我没有接受导游的建议乘坐缆车上山,而是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选择了徒步登山。抬头望去,只见一排陡峭而蜿蜒的石级,隐隐约约伸向茂密而又宁静的杉林里,那就是所谓的“杉林幽径”。走在杉林幽径上,我们尽情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迎着阵阵送爽的秋风,倾听鸟雀啁啾歌唱,有如神馳仙苑一般。 沿石级而上不久,同行的伙伴中便有人气喘吁吁,我也随之放慢了脚步,开始慢慢地品味黄石寨的美! 黄石寨的美,多是自然之美。那神奇独特的山峰、石柱,被善良智慧的人们赋予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从而使这里的山更加令人向往、更加令人留恋、更加令人难忘!“天书宝匣”、“定海神针”、“一颗玉印”……无一不是如此。 顺着石级向上,过了寨垭湾,便可看到一对古藤:一条杠桑藤,一条绵绞藤,两藤异株互生,但自小就互相缠绕,越长越大,越缠越紧。经过几百年的生长,现已长到几十丈高,它们攀树爬岩,相互缠绕,故而人们称之为“鸳鸯藤”!“鸳鸯藤”下有一群给游人唱山歌的土家妹子。选择在“鸳鸯藤”下唱山歌,她们是否也在渴望有一条与自己相互依靠、百年偕老、终身不散的粗藤将自己紧紧缠绕呢? 沿着横道,走不多远,再登石级,只见两山相依,中间仅有一通道,其形如门,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这就是传说中的南天门。在南天门上面是南天一柱。它的根部稳扎大地,是座高达三百多米的独峰,直指云霄,大有“刺破青天锷未残”之势。 绕过南天一柱,踏着石板铺就的山路拾级而上,周围的雾气更重了。在远处如烟如雨,忽浓忽淡的雾气之中,五个山峰时隐时现。我们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一切都是那么虚幻缥缈。想必苏轼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是因此而发的吧!这五座高低粗细皆不同的山峰,酷似人的五个手指。这里的每一座山峰都是大自然杰出的艺术品,每一座山峰都隐藏着大自然的无穷奥秘。面对如此壮美雄奇的秀丽风光,诗人丁芒也曾发出“人生不到张家界,百岁何能叫老翁”的感叹。 看了“王光美诗刻”、“摘星台”、“望烽台”等诸多景点,再观毕“金龟岩”、“猪八戒背媳妇”等奇异山石,我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之极。最后,我们登上了黄石寨的最高处――六奇阁。六奇阁,顾名思义,肯定有六奇,即:山奇、水奇、石奇、云奇、动物奇、植物奇。 据导游讲:“站在六奇阁上,往东,可以看到水绕四门、金鞭溪,以及天子山的一大片;往南,可以看到天门山、土地垭、锣鼓塔、层层梯田;往西,可以看到朝天观、龙凤庵、棋盘岩;向北,又可以看到天桥遗墩及袁家界的大片景区。只可惜山上雾气太大,我们无缘一睹它们的风采,只能凭借想象去领略它们的雄奇与壮丽啦!这不能不说是此行的最大遗憾。登上六奇阁极目远眺,虽然看到的只是白茫茫的一片,但我还是想起杜甫的《望岳》一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那种感觉真是不言而喻! 在六奇阁下,我有幸欣赏到了土家阿妹唱的山歌、跳的摆手舞,亲眼见到了土家人的图腾、农具、猎枪,以及土家的传统工艺品蜡染。我以相机为笔,记录下了土家的风情,权当弥补了一点刚才的遗憾吧!美丽的张家界,我以后再来时,一定要多住几日,看遍这里的山山水水! 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乘兴走笔 http://www.cndazhou.net |
转自:http://www.cndazhou.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3582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