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又到张家界(5) |
[游记]又到张家界(5) |
2008-05-22 sina.com.cn |
这是在张家界土家族风情园里换一个角度拍的土家族吊脚楼的远景。一泓清池,草木茂盛,在如茵的草木和如镜的池水的掩映下,那座古老木制阁楼的倩影倒映在池水之中,但因水面上浮萍的遮掩,原本较有气势和特点的楼座显得不是那么打眼,视觉效果也打了不少折扣,但在近处的绿树和碧水的烘托下,还是别有一番意境。 每个游客进到风情园内前,一般都得先履行一个吃拦门酒的仪式,意思就是每个进园的客人都得与土家阿妹对上一通山歌方可放行。山门外站着的可都是风情园清一色数得着的迎客美女。说它是土家族的一个民俗也对,但放在旅游大开发的张家界风景区,这样的仪式更多的是一种商业炒作。我拍这张照片时,风情园正好又来了一个欧洲旅游团,镜头外站着的可都是清一色的金发碧眼、一身毛茸茸的大块头欧洲旅客,看得出他们对这一套国人习以为常的招徕客人的商业把戏还蛮有新鲜感,也蛮有效果。在一通嬉笑打闹、欢歌笑语过后,老外们算是接受了土家族民俗风情的启蒙,这才被那些美女放行,悉数从山门鱼贯而入。 在风情园看演出,你绝对不能以纯艺术角度或纯粹的观赏者的身份来欣赏那些年轻的少男少女们的表演,而应该以一种游玩、乐和、放松的心态来观看和参与其中。明明都是一群来自西南边陲的佤族青年男女,到了张家界却大跳特跳湘西土家族的摆手舞。那些佤族演员都有着一身标志性的黝黑皮肤,站在近处看,那皮肤都象涂了一层厚厚的油彩,我想象不出在中国境内还会有这么黑皮肤的人。除了皮肤黑一点、个头普遍偏矮之外,那些伢妹子面容都长得不错,有的还算得上俊俏。 我注意到其中的一个细节,一到跳摆手舞时,除了在喇叭里高声大嚷邀请游客下到舞池来跳舞之外,那些原本只是担当服务性工作的非演员也会自动地下到舞场里和大家一起翩翩起舞。一时间,整个广场各种肤色,各款服装,各色打扮,分不清哪是游客,哪是演员,虽然各自舞姿不一,参差不齐,但彼此愉悦的心情是一样的,大家其乐融融,全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 看得出外国人对中国少数民族的东西还是很感兴趣的,在风情园的年轻演员的盛情邀请和引领下,这些欧洲旅客还未在观众席上落座,便情不自禁地下到场地和演员们一起旋舞翩翩,意兴阑栅。当中也有不少象是来自台湾、香港或是韩国的游客。谁也不可能想到,后面那个正用手拭鼻子的大高个还是一位腿部有明显缺陷的残疾人,他也凑热闹和他的旅伴一起在舞池中一摇一摆,有点象一只跛脚鸭,显得有些可爱,也有些滑稽。而画面正中的那位面容姣好的中年女士则纯粹象是在“磨洋工” ,看她那架势就晓得她不象是在舞蹈,倒是象在散步。但她即便在“散步”也还是紧跟大部队,没有乱队形,这也反映出西方人守秩序的素养。她那一身雪一样白晰的皮肤和她身旁的那位黑妞(从云南乐昌远道而来的佤族舞蹈演员)油光锃亮的棕黑色肤色形成鲜明对照,相映成趣。 进到风情园内的深处,可见这么一个颇具土家族风格的处所:一条幽静、洁净的小巷,一边是笔陡的麻石砌就的护坡,上面由下而上附长着的绿青苔和从上往下攀爬的红色藤蔓相映成趣,另一边是一座寺庙的侧边山门,庙堂檐角垂挂着的一溜大红灯笼甚是抢眼,小巷深处便是又一座泛着幽暗深邃光泽、外形玲珑剔透的土家吊脚楼,被一片葱郁所包围。因时间仓促,我没有进到楼内去看个究竟,留下一个小小的遗憾。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0065a0100085t.html23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