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家界游记之一——游黄龙洞 |
[游记]张家界游记之一——游黄龙洞 |
2007-08-03 iyaya.com |
黄龙洞又名黄龙泉,传说清代乾隆年间发生百日大旱,著名法师何俊儒率徒儿进洞求雨,全部遇难丧生,何老师临死前留下—句话“干死当门田,莫打黄龙泉”。从此黄龙洞—直无人问津。1983年初,当地村民毛金初组织九个民兵,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探明这世界溶洞奇观的真相。1984年2月破土开发,同年6月成立黄龙洞管理所,年底正式开放。1997年,黄龙洞由北京大通公司托管。1999年11月,由黄龙洞投资有限公司发起运作的世界特技飞行大赛穿越天门的活动,与黄龙洞的名字—齐远播世界。 黄龙洞位于索溪峪河口村,分旱洞和水洞。以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著称。进得洞内,首先感觉在走夜路,神奇的钟乳在朦胧的灯光下显得并不那么真实,总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呵呵,这只是我自己的感觉,导游介绍说是为了保护钟乳不被破坏)。过了眼睛的适应期后,我们才能看得清楚洞内神奇的景观。 黄龙洞内共四层,两层水洞两层旱洞,长约13公里, 最高处达一百多公尺。洞内流痕、边石、倒石芽、倒锅状窝穴阶段发育良好,钙质石沉积物在彩色灯光的映衬下呈现出缤纷的色彩,令人想象无限。钟乳石、石笋、石柱、石旗、石瀑、石帘、石花、石盆、石田穴珠等造型,让人眼花缭乱。此外,洞内还有音响石和11公里的暗洞。在洞中,居然还有一个飞流直下、高达50多公尺的瀑布。在水洞,最让我感觉害怕的是我们竟然还要乘坐约8分钟的小船,沿着长两公里多的小河观看水洞四周的景色。因为有过被水淹差点一命呜呼的经历,现在一坐船我就感觉害怕,总想着万一翻船了或是船漏了我该怎么办,所以这一路的船坐过来,我一直紧紧抓住同伴的手,紧闭着眼睛,听见弹琴般的滴水声和地下河低沉暗哑的流动声,至于水路两旁的奇景,我可是一点也没有去看,汉! 从小船上下来,跟随导游小姐一路游看,看到的景点顺序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印象最深的是黄龙洞十三个厅中最大的厅--龙宫,龙宫很高,估计有好几十米,大大小小众多的石笋拔地而起,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或如飞禽走兽,或如宫廷珍藏,有的像巍巍雪松,有的像火箭升空。导游介绍说这是龙王爷在开盛宴宴请他的文武百官和虾兵蟹将们。龙宫还有一个后园,有金银两座花池,清水常溢,花簇盛开,非常的美,正在我想停留下来仔细欣赏时,导游说这是龙王爷后宫嫔妃之地,还说女人多了,自然就会有争宠等竞争,也会派生出各种各样的是非,所以这是是非之地,尤其是男同志不宜久留。唉,一直羡慕古人的纯朴,尤其羡慕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总以为只有现代人才会有太多的欲望,太多的匆忙,也一直告诫自己要处世无求,“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要活得简单而有味道,没想到现代人竟然给这个不会说话的大自然的神奇景观以这样的诠释,实在是让我瞠目,唉,现代人啊!!! 一阵幻想之后,随着导游小姐的讲解,我的思路回到了龙宫之中,再一看,宫顶钟乳柳垂帘挂,四周壁画栩栩如生,还有溶解着各色各样矿物质的水,从岩层中渗透出来,滴落下来。矿物质在洞顶凝固结晶成倒悬钟乳石,从钟乳石滴落的水又把矿物质浇叠、堆垒在洞底,而长成节节向上的石笋。洞内最大石笋,高12米、直径10米的汉白玉天然石椅“龙王宝座”居高临下,众多石柱石笋似人似物,维妙维肖,围着宝座朝拜山呼,几十座珊瑚亭亭玉立,俨然一支庞大的“宫廷乐队”。湖南著名教授羊春秋先生作《寄生草》词对此进行描绘:“百态千姿模样,三宫六院门巷。龙王开宴设琼浆,猴王偷果闹天堂,君王纳宠拥罗帐。搬演了人间争攘,汇集了天下奇观。”确实值得一看。 |
转自:http://bbs.iyaya.com/139/748079.htm33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