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家界游记(三)—黄龙洞 |
[游记]张家界游记(三)—黄龙洞 |
2007-08-07 sina.com.cn |
10月31日 早听说过喀斯特地貌,早听说过溶洞、钟乳石,可一直没有亲眼见过。小时候一次爷爷去桂林,带回一些溶洞里的明信片,那上面千姿百态,五彩绚烂宛如仙境的钟乳石另我深为惊讶,世上还有这么美丽的地方。宝贝似得把那套明信片珍藏了好久,后来才知道,钟乳石本身是洁白色,那些明信片中的色彩都是灯光打上去的。 这次旅行中的黄龙洞曾经有“世界第一溶洞”之称,之所以用曾经一说,是张家界目前又开发出一个“龙王洞”,坐车一路过去,经常可见龙王洞的大幅广告。听说里面更大,钟乳石更多,而且可贵在于是新开发,钟乳石还都是白色。 难道黄龙洞的钟乳石就不是白色了吗?我心里直犯嘀咕。 坐着车曲里拐弯走了一两小时的山路,来到一片山间的平地停下,下车过一道水泥桥,在往里走二里路才到黄龙洞。 眼前是一座造型优美的木楼,我们在这里小憩了片刻。 黄龙洞口有许多名人提字的碑文,书法造诣普遍很高,由其是一方署名湘人李辉的“绝世奇观”四个大字虬劲有力。还未进洞先感受到一种深山隐幽的文化气息。 进黄龙洞,地陪导游一般是不让跟进的,说是为了限制人数,尽可能的保护龙内景观不被太多的氧化。于是我们就由这位身着土家族服装的漂亮阿妹带进洞。 来时导游就提醒过我们,说这里的土家族男女不喜欢听别人叫他们“小姐帅哥”之类,最好的办法是称他们为“阿哥阿妹”,再根据年龄大小称呼“大阿妹小阿妹大小阿哥”这样的,他们听了会很高兴。这点很受团里男士的欢迎,一路总听他们“阿妹阿妹”叫的欢。 黄龙洞口很小,人一不留意就会碰头,但里面很大,一路走过去,的确给人洞内有洞,天外有天的感觉。听阿妹说,这个洞目前开放的只有四层,只占整个洞内面积的三分之二。 我们所看到的钟乳石的确已不是白色了,大都发黄,不过溶洞内各式各样的石笋,石柱,石田,还有从洞顶直降的长流水还是另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这根细瘦细瘦的石笋名叫“定海神针”,到今仍在以一年0.1毫米的速度向上生长,估计再过二十万年就可以到达洞顶顶天立地了。听说为了保护它,黄龙洞景区为其购买了1亿元的保险,也算创了全国为世界自然资源性遗产买保险之先河…… 这两根石笋一上一下,日日相对却不能牵手,故取名“望穿秋水”。 那个叫“望穿秋水”,这个叫什么?老公在眼睁睁的上面看着下面的老婆和一大群孩子,我给取名叫"肝肠寸断"。 这个好象是叫“花果山”,最高的那个应该是孙猴子。 这个叫什么忘了。 前面的照片好看吧,可还不是最美的,先上船走一段暗河---响水河。此河岸边还有一星形水池,接着从洞顶长年累月往下“哗哗”的水,只可惜光线太暗,照片拍不出。 下了船又上上下下走了很长一段路,途经天仙水瀑布,一片水哗哗的从洞庭湖顶直落花流水下来,阿妹说此水男人用了显年轻,女人用了更美丽,于是许多人都过去洗脸,沾沾天仙的福气。 石水倒映,昏暗的洞里,有人差点误会,还直说这石头上下好相像啊! 过了这汪潭水,老远就听见有人在前面高歌,好象还有韩国人的声音。接着我们就到了黄龙洞的最精华之处---“龙王殿”。 看到这里,才知道眼花缭乱是什么感觉,瑰丽的灯光与四处耸立、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构成一幅奇异而流光溢彩的画面,美不胜收,让我们这些从远方来的客人除了赞叹都找不出别的词来形容了。 出了龙王殿,经过“成仙桥”,桥下即是刚才我们乘船的河流--响水河。阿妹在此诚邀团里的阿哥与她对歌,可惜无人敢应。 出了黄龙洞,又回头看了看山,想想刚才洞的高度与深度,感觉整座山就包了个大洞在里面,山应该是中空的,不知对不对。 回去车上的路中,一路都是各式工艺品小摊,这个摊上的娃娃不错,买两个给女儿。 又经过那座水泥桥,看到一摊烤鱼烤虾还有烤螃蟹,看上去很好吃啊!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0f99a7010006rm32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