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看《国家地理》,喜欢那巍峨雪山,那神秘而高远的境界,神山圣湖所带给我的,是心灵的涤荡。然而我没有可能走完所有美丽的境地,我不是职业登山队员,只能在图片文字里让心灵一次次受到冲撞,一次次压抑我对高山的欲望。  现实和梦想之间总是有很大距离的,我只能徒步,只能在山间寻找那梦想的踪迹。2005年国庆长假,对山的渴望在血液里沸腾,我参加了唯盛户外组织灌阳县千家峒徒步活动,没想到这是一次暴走的旅程十月一日中午,我们一行22人带着雀跃的心情踏上到灌阳的汽车。路上风光无限,到站进村,路途不是很艰难,只是像做摇椅,汽车不停的在颠簸的路上摇摆,我跟市场买的鸡坐在一起,大眼瞪小眼。终于到了目的地,走路进村的时候,天色已完全黑了,一路是怎样已经看不清楚了。大家开着头灯,默默不说话,我第一次走夜路,还好路不长,也不难,却没想到的是接下来的几个晚上,一直在走夜路,是越来越难走,这只是辛苦的开始。 晚上大家都很兴奋,匆匆的搭好帐篷,开了简短的行前会,我乐呵呵的插混打岔,预定下海天和我搭成组。市场买的六只鸡在这里遭遇了灭顶的灾难,我们似一群狼,鸡还没熟就狠狠扑上去,我还混到老乡的锅里挖到两块腊肉,抢的很高兴的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饿了。近山的天空是清朗的,满天的星星是城市中所见不到的,躺在帐篷里听着隔壁的孤城风说着星空,模糊的睡着了。对明天,充满着希望。 二号清晨5点,我被一阵阵呱噪的闹钟弄醒,天上已经不见了月亮,鸡却还没叫,这一天我比公鸡起的早。收拾行囊上路的时候,给腿上绑了两条绷带,怕蚂蝗,还涂上一层老蒜。7:20正式出发,步行20分钟后开始进山,这时候才发现绑上腿很错误,鞋子里都是泥沙,赶紧取掉。 进山到黄泥江的路途我走的很吃力,只是普通的上坡山路,却由于太久没走,由于没调整节奏,我感觉呼吸困难。休息的时候看到两层衣服混然湿透,从此就没再干过,饱饱的喝过水,我连最后一户人家的主人都没注意到,就再行进了,步调放慢了,节奏加快了,呼吸却顺了。 山路在蜿蜒中行进,越往上走雾越浓,湿气越来越重,开始下起了蒙蒙细雨,紧了紧裹包的衣服,没敢停留,继续前行。一路上山上山再上山,11点到达核心界碑的时候我已经混身湿透,连包也没卸,匆匆停留后就继续前进。没多久天上就轰轰的打雷,让接下来这一段竹林本该清幽的小路变得艰难且狰狞,沙沙的雨落在竹叶上,湿气越来越重,头上要大不小的雨,透湿变得越来越沉的衣服,得不到补充的失水,让我的身体接受越来越大的考验。不能停留,不敢停留,怕一个雷劈下来,连躲闪的地方都没有。一路上走在队伍中间,身边的队友来来去去,都在喘着粗气,接受老天考验的,不是我一个。 雨渐渐停了,我们也开始走下山路,渐渐听到水流的声音,脚步越来越快。一段泥泞的下山路走过之后,12点半,我们终于见到了水,终于走到了倒江河。身边的驴们都欢蹦乱跳的扑向水,我美美的喝饱水一抬头,便见很多驴子把自己拔得不是很干净的在水里扑腾,美其名曰:赤条条回归自然。实话,之后我只敢埋头苦吃,根本就不敢抬头看各位都要回归自然的男性驴子,见山见水的人都野,这点我很同意。我刚填饱我的肚子,还没来得及给瓶子上点水,变听到上面一片喧哗,接着有人走过来叫我赶紧收拾包袱上路,我秉着好奇宝宝的标准原则,一直问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感觉人群很慌乱,等到总算有人告诉我,山洪来了,水涨高就过不了河,我才匆匆收拾包袱,敢着跳过河去。是的,跳过河去,水已经涨上来,我只能跳过河去。在骡子和丛林的帮助下,我跃过石头,跳上一块大石,顺利的干净的到达河对岸。比起孤城风的逢水必湿是幸运不知道多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