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江永千家峒徒步游记

[游记]江永千家峒徒步游记

2007-07-19    tianyablog.com

江永千家峒徒步游记

林子/文

10月2日

户外徒步旅游是一种把健身与旅游结合起来的时尚运动,对此5点多钟就起来整理行装,上午9点半终于登上了去千家峒的游车。车上,在导游的鼓吹下,我们这些新老驴友(徒步旅游者爱称)共40人各自用诙谐的语言作了自我介绍,在欢歌笑语声中不知不觉过了3个多小时,行程达280多公里。下午2点多钟,在路边店吃完地道正宗的永州血鸭和东安鸡,又登车西去,大概一个小时后,过了道县进入双牌县,开始在盘山路上前行。此时,群山绵延不断,云雾如丝如缕般依弥于山间,仿佛进入了天堂,不久,渐渐看到零散的几户人家依山而卧,从山腰俯视山下的小木房或小土院伴着缭绕的雾气,真有神仙下凡人间之感。汽车在雾气中穿行,被周围青山绿水拥抱,禁不住有种奇妙的感觉。茫茫的翠绿让你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只有心灵在这碧绿苍海中漂荡。

下午5:30,到了千家峒的洞口,晚餐后,我们寻觅了一处可露营的坪地,撑起了五颜六色帐蓬……

10月3日

昨夜在似睡非睡中渡过,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野外露宿,略有不安又有些兴奋。

一大早(大概5点多钟)就有人起来嗦嗦作响,拍照……

在当地导游的介绍下,才知道我们的宿营地就是千家峒的古城墙边,环顾四周全是怪石林立,其风光美景不亚于云南的石林。相传千家峒的洞口是一个高2米宽1米左右长10余米的石洞,穿过此洞,就是一片开阔地,里面住有千余户瑶民,千家峒因此得名。站在古城墙遗址,可鸟瞰千家峒全景。四周群山起伏,中间万亩良田,其俊其美其秀真仍难以用言语描述。千家峒是瑶族古都,瑶胞心目中的桃花源,走进千家峒,犹如走进了瑶族灿烂的文化厅。古朴纯真的民风民俗,如锦似绣的千家峒风光扑面而来。吃了自带的干粮后,我们又趋车走了大概3公里路,开始了真正的徒步旅游。

背上近70斤重的背包(全是老婆害的,生怕我路上受饿),迈着沉着的步伐开始我第一次的体验,山脚下的马路虽然宽阔,但崎岖不平。道路上的泥土,路途中的颠簸以及压得背痛腰酸的背包,却无法抑制我激动迫切的心情。周围的郁郁秀色愈加显出美丽,沐浴在这群山翠绿之中,使我丝毫感觉不到疲劳与辛苦,四面高山环绕,灰红、中绿、土黄、淡紫、浅白相互交融,中间是黄甸甸的稻亩,农民正在忙碌着秋收,一派奇山碧水,风景迷人,绝对是一幅上乘的风水画!又宛如一曲优美的色彩乐章,我后悔自己没有带相机,只好把这美景深深地印在心的底片上。步行大概2个小时16里路,我们到达了天女散发瀑布山脚下,在一条小溪边,吃完自带的中餐,稍作休整,又立即向天女散发瀑布冲刺。一些体力稍差的驴友慢慢落到后面,队伍越拉越长,导游不停地喊话,要前面的放慢脚步。

到2:30左右我们又走了6里路,开始进入了准原始森林,黄黄厚厚的落叶覆盖着黑色的土壤,树叶一年又一年不断地坠落,不断地重叠,又不断地遗忘。脚底下的松软舒适让我忘却了背上沉重的包袱,每踏一步,脚接触的仿佛不是大地泥土,而是山神的肌肤,我不忍脚下的沉重和肆意,轻轻的迈步,深深地呼吸,贪婪地用力吸进山之灵气,不禁感叹城市空气的污染,城里人躲进氧吧的可怜。

尽管路险山遥,一会儿是乱石林立的小岖,一会儿是摇摇晃晃的圆木小桥,稍有不慎都有掉入万丈深渊之险,但它处处都是绝美的一幅画。走走停停,下午4:30,大概爬了8里山路,我们终于登上了天女散发瀑布,迎面而来的是一块巨大的山石口,光滑的巨石呈优美的弧度,中间凹,两边凸起,好似一个巨大的马鞍,一条银白色的长链从天而降,仿佛是天女的散发,而两边裸露的岩石肌肤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我惊奇于她的存在,这是偶然的产物吗?还是大自然的杰作?艺术理论中的调和与对比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走在向上的石头上,回过头来,眺望这巨大的马鞍和山坡下的丛林,一览无余,远远的依次淡化的青色山峦以柔和的背景刻画出马鞍山梁的浑厚和力量,它像一个质朴健壮的男人用宽阔的臂膀护着卫着秀美的天女。望着这奇山异水,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的感叹:“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由于山上找不到宿营地,我们不得不放弃登上韭菜岭的计划,而返回山下宿营。
大概是瑶民没有经济意识,导游好不容易才说服一个瑶嫂,答应替我们做晚餐。搭好帐篷,我们都迫不及待地冲向附近的一条小溪,顾不上山水地清凉,忙着洗澡擦身,想洗去身上的臭汗和疲劳。接着,都拿出自带地饭盒,跟着瑶嫂,围着饭锅,嘴里还不停地唠叨“瑶嫂手脚慢,半天做不出饭”……

尽管晚餐第一个上来的菜是盐水煮冬瓜,但我们都争着盛了一大碗饭,舀了半碗冬瓜,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等第二个菜炒土鸡做好,大家却已经吃饱了。
今天,我们步行近八个小时,行程50多里路,或许是太辛苦疲劳吧,都纷纷钻进了帐篷,不久就鼾声四起……

10月4日

昨夜我也睡得很香很沉,起来觉得全身酸痛,但精神饱满,新的一天又要开始了……

由于事先没采好点,不知地形情况,导游不敢贸然登海拨2900多米的韭菜岭,我们只好放弃盼望已久的韭菜岭,转向千年古村上甘棠。

收拾好行头,吃了干粮,又背包步行了1小时,再趋车2个多小时,到达了上甘棠村。从远处看去,上甘棠村是按太极八卦图布局,依山傍水,座东朝西。青山、碧水、石桥、人家,将上甘棠村勾勒成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

我们在村里兜了一圈,参观了原国民党将军周翰轩的故居。据周将军的大儿子和二女儿介绍,周将军毕业于保定陆军小学,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参加过抗日战争,当过张治中将军的副官,曾任国民党军长、上将军衔,由于非蒋介石黄辅派系,又反对内战,因此受到排挤,1947年脱离国民党军界,翌年回乡务农。但国民党一直未发给他退伍证及安家费等。一家十口全靠他一人养活,周将军要亲自上山打柴,下田梨地,生活非常贫困……

上甘棠村属于典型的聚族而居,所形成的村落,位于江永县城西南25公里的夏层铺镇,建村于汉武帝时期,悠悠时空,物过境迁,这个有着2000余年历史的古村庄曾有过辉煌也有过衰落,恰如周翰轩将军的一生,运来时官至上将军长,何等威风,运去时成为村夫野老衣食不保,好不凄凉。

我们又去看了上甘棠村东侧一堵石壁“文化墙”,墙上还残留了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句赞言,其中“月陂亭忠孝廉节碑刻”是一块很有价值的碑文。从这些石碑上可以看出,上甘棠村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与“文化墙”隔河相对的是一座文昌阁,文昌阁虽很破烂但其规模依然可见不一般,也显出其文化的光辉,当年,有多少子弟在此接受孔孟之道的教育,遥望残破不堪的文昌阁,朗朗书声有不绝于耳之感。

晚上,我们露宿在一个小山坡旁的田地里。周围一片漆黑,虫声、蛙声、夜鸟声和人的鼾声,组合成一曲交响乐,我静静地欣赏着这优美的乐曲,久久不能入睡……

转自:http://www.tianyablog.com/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93819&PostID=28934636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