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八面山自助旅游攻略 |
[游记]八面山自助旅游攻略 |
2008-07-22 cqly.com.cn |
八面山在黔江城的西北,南至火烧岩梅子关,西至凤池山,北至板凳岩,面积30平方公里,东西南北四路可通、八方能上。地接南海、石会、现属城西街道辖,最高处钟顶山海拔1720米,天然植被葱郁,奇花异草富集。产天麻、黄莲等名贵药材,那里一直是旅游人最神往的去处,一年四季有许多人邀朋聚友去那里逍遥。 《方舆记要》中这样写道:“八面山在县北二十里,山分八面,上有池,击百顷,四时不竟,大木溪出此”“山分八面,绵亘数十里,直上十余里,山之最高处曰钟顶山。四顾茫茫,云山万里,初行勘险仄,比至巅,则旷野绝壑,蔓草荒林,不可目极。山腰有明崖。壁立十余仞。明洪武间凉国公兰玉征蛮至此驻节。咸丰辛酉民避匪于此,贼屡犯不得逞。旁有紫阳洞及石鼓、石钟诸胜境,四时常云覆其上。天晴刚金光万道,璀璨夺目。”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八面山除了景色秀丽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而外,还留下了许许多多古迹名胜和传说故事。 八面山西边的悬崖处,叫花崖子,又叫白矾厂。史料记载:“宋代诗人黄庭坚,号山谷,绍圣初,被劾‘修史录不实’的罪名,贬涪洲别驾,黔州安置(今彭水县城),寓开元寺(今彭水自治县郁山镇)。黄公闲暇无事,常与当地僧民一起凿井而饮,围圃而食。在这期间,山谷至黔闻厂有石可炼矾,往视之,乃嫩髓不成而去……”。而今,白帆不知何处去,花崖依旧笑春风。如果你有雅兴,也可像山谷大人那样,去考究一翻呢! 史书还记载:“明洪武间谅国公派兰玉征蛮至此驻节”,故以后此处又叫国公崖。清咸丰十一年,太平军由彭水至黔江,在梅子关大战都司谭健,谭的余部数十人走匿于国公崖畔。故清光绪十五年,时任黔江知县的张九章在《游国公崖》的诗中写道:“邑人争说避兵处,八面山崖高可据,我来瞪目徒怅然,县却且前行不去。……寻幽不避虎与豺,险仄荆榛处处皆。明代江山无尺寸,芳名犹指国公崖”。 八面山西北与凤池山遥相毗邻。说起凤池山,它不仅是佛教胜地,而且是震惊清朝的黔江土家同盟会温朝钟领导庚戌辛亥武装起义的发源地。“凤池山顶有一座古刹观音寺,创建于明代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寺院三重,规模宏伟,佛像庄重,金容壮丽,为黔江、彭水、石柱、利川等县僧民朝拜瞻仰之地。秋极盛,每缝二、六、九月观音庙会,道路络绎,士女以千计。山下巨池一口,名凤池塘,水深清洌,故得名。凤池山山势陡峻,高出地面数千尺。春到烟云盘绕,数日不开;冬到积雪盈尺,经月不霁,风景绝佳”。 |
转自:http://www.cqly.com.cn/scenery_column_view.php?id=28638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