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印度游12 |
[游记]印度游12 |
2008-06-27 sina.com.cn |
阿格拉一日游 11月2日:阿格拉 去泰姬陵有人说早晨一开门就去,人少好拍照,有人说晚上日落时去好,夕阳下的泰姬陵拍出照片效果最好。头天晚上好好看了看攻略,为了利用好那张考古局的通用门票,只能选择上午就最先去泰姬陵的方案。阿格拉是印度的重要旅游区,景点门票也比其他地方复杂,不同之处是门票分两部分,其中一张通票的考古局的专项收入,500卢比价格不菲,包含了连泰姬陵在内的5个景点,另外还要买门票。 早晨7点半出了门,街上还是冷冷清清,旅馆外已经在等候的三轮车夫见有人出门,立刻围了上来。在车站旅馆门口等客的车夫最黑,这是一般的规律,在他们面前只能声明俺是走路的,没钱坐车,才算突出包围上了路。走出没多远,路上过来一辆三轮车,青年车夫招呼着开出10卢比的价钱去泰姬陵,要价这么便宜当然咱也不侃了,确认不去商店购物后就上了车。 车夫一边脚下漫不经心蹬着车,一边频频回头说话套近乎,俺老人家只好面无表情嘴里念叨着,不会英语,不买东西,快走快走。车夫是印度教徒,每经过一个小庙,他就要比比划划向神祈祷,看着挺好玩。本来起小咱就淘气,这会没事也学着在脑门胸口比划一付假虔诚,车夫回头一看以为我也是个教徒,连声说你是好人。从此车夫也不打什么主意了,埋头拉车紧跑慢跑到了泰姬陵西门外。 从下车的地方要步行一段距离才到了正门的售票处,门票5美圆外加500卢比的考古局通票,这可是我买过的最高价值的门票,一定要珍惜。进门安全检查非常严格,男女分两队搜身,除了相机和一瓶水,一本书,其他东西出门前都清理了一遍。带着准备看花纹用的小手电也未能幸免被掏了出来,责令送到寄存处。 刚一走进红色砂岩和白色大理石相间的廊门,迎面是一个正方形的花园,泰姬陵那早已谙熟的洁白身影静穆地伫立着,在水池中投下了美丽的倒影。这座典型的穆斯林建筑,是莫卧儿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贾汉为纪念爱妃泰姬玛哈尔而建,热爱建筑的沙贾汉倾尽国家的人力物力,花费了22年的时间才建成这座伟大的陵墓,给后人留下了一座爱情的丰碑。 穿过花园就来到泰姬陵的台基下,登上台基必须脱鞋,有些老外纷纷拿出一次性无纺布鞋套套在鞋上,就免去了赤足之苦。俺也不想把自己的小脚放在冰凉的石头地上,可是四下踅摸也没见哪有卖鞋套的,后来才知道外国人买门票时,在旁边可以免费领到一付鞋套和一瓶纯净水。都是咱进门时利用蒙古人的优势,摆脱导游速度太快,没有从人家那里弄到这个信息,加上以前看别人的游记也从未有人提到过,现在就只好让自己的脚丫受苦了。 走上台基,67米的泰姬陵以高山仰止的气势让人肃然起敬,四角对称的护塔象忠实的卫兵,游人们都自觉放轻放慢了脚步,缓缓走向那扇穹隆的廊门。淡淡的雾霭过滤了阳光,暖洋洋的光线轻轻抚慰着雕花的外墙,从每一道精雕细刻的纹理中,都似乎能看到当年工匠们屏气凝神的身影。 大殿中央围着一圈镂空的雕花屏风,里面那两个大理石的棺椁,美丽的泰姬玛哈尔躺在正中,沙贾汉在一旁默默地陪伴着自己的爱妃。如果历史不是这样演进,如果沙贾汉的儿子没有篡权夺位,或许这里只能孤零零躺着泰姬,沙贾汉的陵墓就是亚穆纳河对岸的一座黑色建筑。一桥飞架两座陵墓之间,他们将通过天桥走向对方,共同携手天堂。如此浪漫的宏伟蓝图,可惜这只能是皇帝的痴情梦想。 在世人眼里,有如此美丽的泰姬陵作为沙贾汉和泰姬的爱情归宿,应该是最好的结局。他们不必隔着天河望穿秋水,能并排躺在这里不弃不离,摆脱了人世纷争的烦恼,静心感受彼此的呼吸。尽管我不相信爱情,却也被皇帝的一片痴心打动,一个叱咤风云的帝王,能够对一个妃子如此用情,这样的人有哪个女人能不为之动容。 围着屏风我转了三圈,趁着没人注意偷拍了一张照片,值班员看我一脸虔诚看得仔细,就上前主动介绍起来。经他的指点我才发现屏风上的镶嵌红宝石,一经手电的照射,竟然成了透明的红玛瑙,怪不得攻略上说要带着手电,原来是用来看镶嵌的。可惜现在手电已经成了禁带品,要不是碰上值班员一时热心,俺肯定不知道这个如此精妙的细节。 陵园庭院的右侧是博物馆,这里10点才开门,门票5卢比需另购,这里陈列着泰姬陵的建材石料,绘画和武器等一切跟这座陵墓有关的东西。最吸引眼球的当然是美丽的泰姬玛哈尔的画像,她那倾国倾城的美貌足以让人神魂颠倒,印度传统的工笔重彩画,也能把人物刻画得如此传神。 出了泰姬陵,本着先远后近的原则,下一个景点准备去亚穆纳河对岸的陶拉陵墓。去那里没有公共汽车可坐,50卢比侃下一辆三轮,说好先去陶拉陵墓,然后回到阿格拉堡。小伙拉着车跑得飞快,没多大工夫就上了大桥,破烂的桥面坑坑凹凹,挤着各种车辆人马,坐在车上提心吊胆,生怕外侧的车轮掉进沟里翻了车。 过了大桥一拐弯,陶拉陵墓到了。刚才还拥挤嘈杂的街面,一下就清静下来,眼前是一个青草铺地绿树环绕的陵园。陶拉陵墓是莫卧儿王朝第二代君主贾汉吉尔的妃子为其父母建造的,墓室的建筑采用了大理石透雕技艺,为后来的泰姬陵的建造起了示范作用。如今红白相间的陵墓静悄悄陪伴着日夜流淌的亚穆纳河,吟唱着一只不老的岁月之歌。 从陶拉陵墓回到阿格拉堡也是正午,下车后要结帐,车夫一再推却,坚持要在门外继续等候。看这架势在游客如织的旅游胜地,弄个生意也非易事,不榨出客人的最后价值,他们是不会轻易放手。咱行走江湖多年,自然不甘心被人摆布,掏出50卢比硬塞进车夫手里转身就走,小伙子到这会也没了脾气。 跑了半天饥渴难耐,找吃喝成了当务之急,阿格拉堡门前不远处有一溜大排挡,印度人民都在那里吃饭。看看四下没什么饭馆,只好找个棚子坐下,菜单上的印度咖喱一看就没有食欲,最后要了两张小面饼,就着冰镇可乐对付了午餐。 填饱了肚子过护城河,从南面高大的阿马尔辛格门进入阿格拉堡,门票5美圆外加考古局的50卢比(用通票这份就省了)。建于1565年的阿格拉堡是莫卧儿王朝的权力中心,从古堡宏大的建筑规模上就能看出王朝的雄厚财力。进门时被导游纠缠,还是靠蒙古人的身份才得以脱身,最后那个导游又缠上了在我前面排队买票的韩国青年。 徜徉在古堡里犹如时光倒流,站在觐见大厅空旷的殿堂上,耳畔仿佛传来朝臣们争相表白的效忠。走进后妃的露天浴室,墙上那面镜子分明还折射着美人的肌肤凝脂。最让人寻味的是囚禁沙贾汉的塔楼,这个不幸被儿子篡夺了王位的皇帝,在这里整整关了7年。每天他都遥望着泰姬陵思念着自己的爱妃,最后在郁郁寡欢中撒手人寰。 也许来这里的游人都是来去匆匆,当我坐在廊檐下休息时,进门时那个导游已经送走韩国青年。见到我就象见到老朋友,他很奇怪我怎么会在这里逗留这么长时间。也许是又想起了我那奇怪的国籍,他转身问一旁坐着的女老外,蒙古利亚是什么地方。女老外认真回答着他的问题,我坐在一边捂嘴偷着乐,灰灰呀灰灰,你咋一肚子冒坏水。 快到出门处,碰上两个中国人,他们是来新德里参加世界气象会议,趁着休会花100美圆包了一辆出租车到阿格拉来游玩。听到乡音格外高兴,拉着他俩就按下聊天,他们见着个自己出门的老太太也非常奇怪,于是大家天南地北聊了个七荤八素。临别他们还把泰姬陵进门时发的那瓶水送给我,真是体贴入微的好孩子,可能是怕老太太那肚子坏水冒完了不能及时补充导致休克。 接受昨天的教训,今天咱早点往家走,省得天黑一走错路就发毛。一路上是按图索骥边走边问,总算顺利找到家门,遗憾的是路上没经过一个饭馆,别说麦当劳肯德基,就连能吃上小面饼的小饭馆都没看见。回到家里吃着面包啃着暴淹白萝卜条,心里突然升起一个奇怪的联想,这萝卜条要是变成油炸小黄鱼就好了。 走进马图拉 11月3日:阿格拉——马图拉(MATHURA) 早晨起来盘腿坐在床上发了半天呆,倒腾着地图左看右看,翻着白眼瞎琢磨,今天到底去哪儿呀?这可是革命的重要转折关头,如果要去拉贾斯坦看沙漠,就要赶往斋浦尔,一路向西,如果舍弃沙漠,那就拿出两天时间去马图拉。最后还是放弃了哪里都有的沙漠,决定去马图拉这个宗教圣地,拜访毗湿奴的故乡,看看最真实的印度。 从阿格拉到马图拉只有两小时的车程,伊德加车站每半小时就有一班车开往那里。10点收拾得当退了房,找了辆三轮10卢比拉到车站,站里没有车,售票处的人告诉我,去马图拉的车在站外停靠。到车站门口一张望,正好停着一辆大客车。售票员正在车下揽客,问清是去马图拉的,赶紧上车坐上了副驾驶的座位。 汽车行驶在通往德里的干线公路上,经过了阿克巴大帝陵,红色砂岩修建的陵墓就坐落在大路旁边。背着大包自然行动不便,也就放弃了中途下车去看看这座古迹的念头。汽车在中午12点到了马图拉汽车站,车还没停稳,就被蜂拥而至的旅客包围了。急于上车抢座的人挤成一团堵住了车门,妇孺老幼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和下车的人对峙在车门,两股力量形成胶着状态。 司售人员早已下车袖手而去,任凭乘客在这里挤个你死我活,迫不及待的青年举着铁锅铜罐从驾驶楼车窗口争相爬了进来。真是前无出路,后路又要被断,想尾随着大家往车下挤,自量没那个本事。象俺这样大包小包,就算能杀出条血路保个全尸,也会弄个丢盔卸甲,装备难保损失惨重。 罢罢罢,等你们都挤上来再说,咱先趁着车上还能行动,赶紧搬着大包挪到车门口的座位上等候。看着人都上的差不多了,趁着上车的人没有那么拥挤的当口,只见老太太运足丹田之气,拿出了关公战秦琼的精神,抱起大包一阵哇呀呀怪叫着往下杀。就在门口的人吓得直愣神的工夫,老太太就把自己重重砸出了车门。 车站上乌泱乌泱都是头顶大包的印度人,放眼四望没有一个同类,趁着人在车站,先看看去斋浦尔的车次吧。旁边有一排房子,瞄准一间钻了进去,桌子边坐着个办公人员,赶紧张嘴咨询。马图拉不是旅游城市,工作人员也不大懂英语,费劲问了半天才弄明白,每天早晨九点开始每小时发一班车到斋浦尔。 出了车站立刻被成群的三轮车夫围住动弹不得,又憋出了吃奶的力气才算胜利突围,正在大步流星往前走,后面又跟上了个不甘心就这么白白放走一条鱼的车夫。他也没弄明白我要去哪,就开出了10卢比的价格拉我上车。我要去的地方是坐落在亚穆纳河边的阿格拉旅馆,不想被车夫直接拉去当成战利品吃回扣,就指定了附近的哈里门作为目的地。 车夫拉着我一路上穿大街过小巷,最后停在一条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指着前面一个高耸的门楼说:哈里门到了。下了车掏出10卢比付帐,车夫却不干了,一再说这么远的路10卢比不行。这个价钱不是是他自己开出来的,我当时就写在手上让他确认过,现在到地方又赖帐那可不行。我伸出手去让他看,一般的车夫到这时也就不说话了,可是他还是不依不饶非要加钱,凶像毕露一直尾随着走了很远才罢休。 哈里门是马图拉最热闹的地方,街上很多摊子买水果,于是顺路买了把香蕉拎在手上,准备到了旅馆洗洗涮涮不出用门就有的吃了。一路上东张西望快到旅馆拐弯处,只觉得手上的袋子被狠狠一拽,香蕉立刻就没了踪影,青天白日还有人敢拦路打劫?再定睛一看,是只猴子抱着香蕉口袋在一路小跑。紧追了几步,猴子护着香蕉慌不择路,脚下一滑香蕉撒了一地。路边的小孩上去一哄抢走了香蕉,猴子抱着仅剩的几个香蕉忙不迭的往嘴里塞。 虽然香蕉被抢走了,可是还要庆幸没有被抓到手,感谢猴子的手疾眼快动作精准,要是抓伤了手,还要找地方打狂犬病疫苗,那可就真麻烦了。马图拉是宗教王国,教徒们心地慈善,动物们在这里都被惯坏了。尤其是猴子这样聪明的灵长类动物,更是骄横跋扈为所欲为不把人放在眼里,因为他们知道没人会把他怎么样,只要是他们想要的东西,就会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去攫取。 坐落在亚穆纳河边上的阿格拉旅馆是座古老的建筑,高高的台阶上是石头砌成的三层楼房,房间的双扇木门从门梁上吊着扣锁,高高的木门槛进出需要时时小心。幽暗的房间里陈设着笨重的木头家具,洗得发灰的白床单上明显地躺着两粒老鼠屎,手疾眼快的伙计连声否认着,一把将鼠屎划拉得踪迹皆无。200卢比的价格住这样的房间的确不值,可档不住咱喜欢河边的环境也就不再计较什么。 放下行李出去溜达,河边大大小小的庙宇一座挨一座,庙宇的石阶直达河面,从早到晚都有信徒在这里沐浴。码头上闲着无事的船夫频频招呼着去坐船,这里没有一个外国游客,没把握的事还是少做。走进一个大门,里面是座神庙,里面信徒来来往往,拖泥带水弄得满地黑水脏兮兮的。苦行的巴巴在中间席地而坐,一看进来个外国人,立刻招手示意让俺到跟前去面授机宜。看这神神秘秘的架势心里不免犯嘀咕,地又太脏实在舍不得脱鞋,于是就按下好奇心,选择了转身逃跑。 本想从河边绕到清真寺,谁知走来走去迷了路,只好又找回哈里门,以那里为坐标去找考古学博物馆。这回很顺利就找到了博物馆,这是个清静的地方,鲜有人问津。展室里收藏了大量的马图拉周围出土的佛像石刻。这些体态丰满造型圆润的佛像,充分体现了公元五世纪印度芨多时代佛教造像的特点。最漂亮的当属怀抱五谷的丰收女神,体态丰腴线条柔美,举手投足都透着婀娜妩媚。 回家的路上又买了把香蕉,这回接受教训装在包里背着。到了家趁着天没黑抓紧时间洗澡,这个旅馆最大的好处是有太阳能热水器,回来早了能洗上热水澡。在印度成天洗凉水,虽然天气不算冷,老洗凉水也不舒服。洗涮干净一身轻松,拎着香蕉爬到楼顶平台坐着看风景。一口气吃了五个香蕉,剩下四个漂亮的放在一边留着下回吃。 正在凝神远望,突然身边一个黑影闪过,刷的一声拖走了放在身边的塑料袋,香蕉又被猴子偷袭抢去。怪不得人家都说猴精猴精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让他们侦察到了行踪。我赶紧起身去追猴子,忙着逃跑的猴子保护着香蕉,把香蕉皮洒落在天井里。主人发现了情况,赶紧抬头张望,知道是猴子惹的祸,急忙问有没有把人抓伤。 落日的余辉无力穿过氤氲的雾气,清凄的河面蒙上了缥缈的轻纱,归飞的宿鸟急急忙忙奔向自己的巢穴,淘气的猴子还成群聚集在河边那棵枝繁叶茂的古树上,精力充沛地上窜下跳。天边飞来了整齐的雁阵,人字形的队伍由远及近掠过头顶,又消失在遥远的天际。春去冬来大雁南归,我想,我也该回家了。 布林答般,印度的缩影 11月4日:马图拉——布林答般(VRINDAVAN) 布林答般是亚穆纳河畔一座古老的城市,距马图拉15公里,传说那里是克里希纳女神和牧羊女嬉戏玩耍的地方,现在那里还保存着4000多座供奉毗湿奴的寺庙。每天都有无数的信徒前去朝圣,还有众多的苦行僧在那里修行,神秘的大师巴巴经常光顾那里,无缝不钻的乞丐自然也不放过这样一个信徒云集容易得到施舍的风水宝地。 印度教本身就很神秘让人难以弄懂,更何况他的众神论居然有3300个神灵,信徒们按照所信的神灵分为派别,最主要的三大神分别为:梵天、毗湿奴和湿婆。而这些神还有众多的化身,克里希纳女神就是毗湿奴的主要化身,可能因为毗湿奴是保护神的缘故,所以他的这个化身也被赋予女性的形象。在印度教徒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毗湿奴的信徒。 早晨早早起来爬到屋顶看日出,冬日的天空雾霭沉沉遮蔽了晨光,没有红日喷薄的壮丽景象。出门顺着河边走到河阶码头,成群的人已经拿着铜罐水盂准备下河沐浴,已经站在水里的信徒虔诚地面向东方,双手捧着河水祈祷着。初冬的北印度早晨已经有些清冷,河水的温度也远远低于体温,他们一年四季坚持在河水里沐浴,信仰的精神感召附带来的是强健了身体。 头天晚上探听好了去布林答般的公共三轮车在克里希纳女神庙附近的路口发车,车费7卢比。从河边到克里希纳神庙还有很远的距离,只要时间允许,我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步行。徒步有这样几个好处,其一:能仔细观察当地人的生活;其二:走路是锻炼身体的最好方式;其三;沿途找吃喝方便;其四;节省银子还少能减少跟印度人民纠缠。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a01ea010007q4.html47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