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游游记[转载]凭吊三国古战场-赤壁 |
[游记]旅游游记[转载]凭吊三国古战场-赤壁 |
2007-07-16 nanpengyou.com |
三国时期,赤壁之战闻名遐迩,是古代“以小胜多,以弱克强”的典范战例。在这场战争中,蜀吴联军大破曹军,使得曹操险些丢了性命。赤壁之战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了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同时也为西晋王朝的统一打下了基础。 巡视今日赤壁,凭吊三国古战场,实在是件有意义的事情。 赤壁古战场遗址位于现在的赤壁市(原蒲圻县)赤壁镇。赤壁镇坐落在长江南岸,与洪湖隔江相望,由西北至东南走向的赤壁山、南屏山、金鸾山组成。山包不高,海拔大致在40米至60米之间,山包周围则是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当年的赤壁之战,就是在这里进行的。三国时期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苦肉计”等著名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现在的景区,将赤壁山、南屏山、金鸾山及周围的大片平原全都连了起来,外部筑有弯弯曲曲的仿古围墙,景区内既有赤壁摩崖石刻、赤壁矶头、凤雏庵等自然景观,又有翼江亭、周瑜雕像、武侯宫、赤壁之战陈列馆等人文景观。各景点之间,有的拾级而上,有的曲廊相连。站在赤壁山顶,耳边是寒风摇动林木的呼啸声,眼前是滚滚流动的江水,远处的冲积平原,一片迷蒙,山水依在,我们仿佛看到了三国将士的厮杀,仿佛听到了冲锋战鼓的响声…… 在赤壁矶头,我们环顾四周,长江以南的整个冲积平原之内,只有这座赤壁山。它如一柄利剑斜插江心,大有欲断长江河水之势。远望对岸,就是当年曹操屯兵的乌林古寨。乌林过去是个窄长的走道,分上、中、下三部分。上乌林是曹操步兵营,下乌林是骑兵营,中乌林则是曹操指挥部,也是连环水城所在地。极目西南,一泓湖水波光粼粼,相传为当年黄盖操练水军的地方。赤壁之战后,孙权论功行赏,将此湖赐予黄盖。据《蒲圻县志》记载,此湖原名太平湖,地形险要,背靠蒲圻,左连洞庭,在长江是一个隐蔽的港湾。翘首东望,流经古城蒲圻的河水,滚滚东去,岸边陆溪古镇依稀可见,那就是当年三国大将陆逊驻兵的地方……所有这些,在长江中游南岸,以赤壁山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可攻、可守、可进、可退的天然屏障,唯其如此,才在这里发生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时,周瑜是孙刘联军的总指挥。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战功显赫的青年将领,于1990年特意在长江岸边建造了一尊高达9米的周瑜雕像。由26块花岗石雕砌而成的周瑜雕像,糅合了汉画像石刻、北魏石刻及现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气势恢宏,寓意深邃。周瑜手持利剑,目光英武,面对长江,胜券在握,将他“欲于曹公试比高”的英雄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屏山的绿树掩映之中,有一古式建筑——拜凤台,又名武侯宫。这里就是当年诸葛亮借东风的古遗址。当时的祭凤台是临时搭建的一个土台子,高约3米,分上、中、下三层,可容纳士兵120名。经过1700多年的风雨洗礼,过去的土台子早已不复存在,现存的建筑初建于宋朝,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再次修缮,名为吴主庙。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嘉鱼知县葛中宪又将其改名为拜凤台。1936年,赤壁道人又将此重建,重建时还在附近掘出刻有“祭凤台”三个大字的残碑。拜凤台分前后两殿,现在的前殿里陈列着名人题字,大多是一些来过赤壁的领导、名家的墨宝。后殿则供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的塑像。 赤壁是一块浸染着将士鲜血的古战场。这里先后出土的各种箭镞、铁刀、铁剑等珍贵文物就有5000余件,出土的钱币、生活器物更是不计其数。赤壁还是文人墨客的一个浅斟吟唱的主题。自三国东吴韦昭题写《伐乌林赋》以来,1700多年的光阴给这里留下了无数的优秀诗篇。李白、杜甫、杜牧、秋瑾等都有咏叹赤壁的不朽之作。特别是唐朝杜牧的《赤壁怀古》,更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转自:http://www.nanpengyou.com/travel_info.asp?id=371236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