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吊脚楼印象

[游记]吊脚楼印象

2007-07-16    enyang.cn

童年时代我是在下两镇度过的,那时由于父母两地分居,把我委托给外公、外婆照看。外公在镇上集体商业合作社一个地处街心的杂货店工作,经营着日杂小百货。

小镇位居两河交汇处,河宽水深。小镇靠河边的房屋都是清一色的吊脚楼,所谓吊脚楼,一般为一至二层穿逗结构楼房,人字型屋顶铺青瓦。修建时从河岸半坡上打基础,挖到老底子(指岩石或坚硬的土层)就开始用山里开采的青条石码砌堡坎,与堡坎平行立两根木柱,支撑延伸出来的房屋,从远处看,就象人的两条腿。吊脚楼大多有两个口面,一进二或一进三结构,共四至八间房不等,最前面两间无隔壁,作为堂屋,为待人接物之处,乡下亲戚来赶场歇脚喝开水,或寄放背篼物品,大家在一起闲聊,说些街上或乡下的趣事。也有作为门面,卖些小面、汤圆、糍粑或针头线脑等日用小百货。中间两间为歇房(卧室),吊在空中的两间则是厨房或杂物间了。家境好点的,还要在外面加一个有栏杆的晒楼,供小孩子读书写字或晾晒物品,大人们有时也搭一把竹椅,泡一壶凉茶,倚栏眺望远山或欣赏河面上星星点点往来穿梭的小渔船,心情也可以随景而动了。吊脚楼下空间较大,主要是厕所、猪圈和堆放柴禾,由一架安放在楼板下或楼边的木扶梯上下。

小镇上的人们虽然惧怕河里发大水,但内心又隐隐期盼每年能起一次洪水,因为那样他们能从河里捞起足够一年烧的柴禾。每当河水泛滥的时候,强壮的男人们手里拿着挠钩,各守一段,站在河边的巨石上,眼睛紧紧盯着波涛汹涌的河面,发现上游冲下来的树木,就用力甩出挠钩,牢牢地钉在树干上,利用水的浮力拖到岸边,有时树木较大,就三五人合力搭上挠钩,共同拉到岸边。妇女们则用其它工具将漂浮在河边的小枯枝打捞上岸。小孩子们胆小的,在高处聚成一堆,指点着河面上漂浮的物体,兴奋而紧张地看着大人们的行动,胆子大点的,就用网篼在浅处舀鱼,运气好可捞到一两条二三两的鱼儿或嫩南瓜,简直比大人们钩住了大树还高兴。天快黑时,男人们抬树,女人和孩子们用背篼背枯枝,都堆放在吊脚楼下。以后的几天里,我们便在吊脚楼下忙活,翻找能够做弓的枯枝,经过一番加工后,就拿到街上互相炫耀了。

每到夏天的晚上,石板街上就有人点起陈艾、青蒿驱蚊,浓烟缭绕中,大人们在昏暗的街灯下摆好桌子,或抓一把胡豆、包谷扯“川叶子”(川牌),或打扑克“粘胡子”,或泡一壶老鹰茶,点一锅叶子烟,躺在凉椅上偏着脑袋听广播。我们则在街上三五成群地疯跑打闹,玩得上眼皮搭下眼皮的时候,才由外婆牵到吊脚楼上,扯一张竹席铺在楼板上,枕着窗外隐隐约约的涛声,伴着外婆用竹扇摇出的习习凉风,甜甜地沉睡于小镇的吊脚楼里……

【字体:大中小】【复制】【打印】

转自:http://www.enyang.cn/showart.asp?id=3724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