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湘西苗寨之行德夯的启迪 |
[游记]湘西苗寨之行德夯的启迪 |
2007-07-16 dgtrip.com |
来到德夯,惊喜难以言语,一个惊喜接着一个惊喜。绕云雾飘缈的公路奇观,看一度被称为中华民族咽喉要地的矮寨坡,顿生人生的感慨。观峭壁环抱的天问台、飞流直下的玉带瀑布,顿感心旷神怡。沿着春天的田野游吉斗寨,坐在黑瓦屋前、石坪上跟老乡聊天,拿柴刀削红薯,看桃红李白,从都市的繁忙、喧嚣中解脱出来,仿佛步入世外桃源。 驱车驶入德夯峡谷,大自然又给我意外的惊喜,简直太雄奇了,每一面山峰都屏风般立着,感觉都不一样。拦门酒礼上,那么多纯真、漂亮的苗女银饰叮当,献歌敬酒,像一幅古朴的世俗画。大家都饿了,可口的苗菜、苗饭,风卷残云般吃得很香,多少年都没有这么美美地吃过一顿饭了,很爽意。饭后沿溪漫步,苗寨的楼阁都好看,走到接龙桥头,看溪边淘米洗衣的苗妇,我顿生陶渊明初进桃花源的感觉,神清气爽,仿佛又回到了天真的童年……在德夯,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我都处于新鲜信息的刺激中,多种感觉通过眼、耳、鼻等五官,汇聚到我的心灵,附合在一个文化的审美体验中,整个身心都得到了刺激和满足。 边游边思考,诗意萌动:德夯峡谷、山鬼故乡、别有“峒”天。屈原笔下的《九歌》描绘的山鬼故里恰是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遗憾的是:这种巫鬼文化的气氛显得不太浓,盛行湖湘的楚文化、巫鬼文化(巫傩文化)有别于中原文化、吴越文化,飘逸神奇,景区有必要强化巫鬼文化,打造、酝酿神秘文化。 峒———是天上朝下看的洞,俗称小盆地,是悬崖、峭壁围出来的世居地。这四面屏风环绕形成的峒天,土地资源非常宝贵,可谓寸土寸金,决不允许人造物来亵渎。大自然既然已画好如此美的框架,我们不可随便动土,借句古话来比喻:“凡夫俗子不能乱动神仙福地。”我们所处的这座主楼就建得过大,单体建筑要有个规定,不宜太大。这方面是有教训的:重庆的朝天门,过去全是鳞次栉比的吊脚楼、黑瓦房,显得视野开阔、很大气;而今全盖起了高楼,反显得很小气,原因何在?就是单体建筑太大,压过了自然的极限。九龙溪是德夯峡谷的命脉,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可这些溪流资源被白白浪费掉了。建议景区沿溪盖些小吊脚楼,让最高贵的客人掏最高的价钱住进去。古人讲究:枕流而卧,这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修这样的幽居卖大价钱,是物有所值。 倘若把德夯比作一首诗,那接龙桥就是诗眼;倘若把九龙溪比作一条龙,那接龙桥就是龙眼。接龙桥旁有三个建筑必须拆除,否则龙眼就瞎了。沿溪的石板路太不协调了,大自然从来没给过我们一条直线,无论是河流或山峰、山路都是曲或圆的,直线是人类造成的。苗族的建筑为何要做过度的加工?建议景区派人去贵州看看:鹅卵石铺成的同心圆坪,苗人绕圈歌舞,祭祀祖先,追忆历史上的三次迁徙,文化底蕴很厚实。 下午,我去寨子里闲逛,花500元在一个小铺子里买了一件衣服。苗服的花边全是手工绣的,值得收藏。我跟卖东西的苗妇聊了很久,粗略了解了一下苗族的刺绣工艺,很有启迪。 说到文物,我们有一个误区:因为受汉族中心论的影响,认为文物只在名城胜地,少数民族无文物。其实,这些大户人家的衣裤、工艺精湛的工艺品就是苗族的文物。景区应注意有意识的收藏,非常好的摆在文物局或展览馆,游客看上了,也可以出高价卖,但主要是供游人参观。这些传统的服饰、工艺品要花费很多手工和心血,卖一件少一件,不可再生。 在德夯和吉斗寨,我看到有两户人家织布,很有趣。苗寨的生产、生活的情景都是我们观赏的目标内容。这些原创性的民俗活动和生产生活情景让它自然的继续着,不要让它中断。它和歌舞是互补,交织构成了苗寨的特色。 |
转自:http://www.dgtrip.com/Static/INFO/NEWS/yrsj/33_1.htm26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