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递游记 |
[游记]西递游记 |
2007-07-30 yyxmy.com |
-- [原创]西递游记 西递游记 “桃花源记”想必大家都读过吧!文中被陶渊明描绘得神秘而又美丽、清静的“世外桃源”,想必大家也都向往着吧!这次,我就前往了真正的“世外桃源”——安徽黟县。 我们首先到达了黟县的西递。 西递,是胡氏宗族居住地。据记载,胡氏始祖胡昌翼并非姓胡而姓李,是唐朝皇帝李晔的小儿子。因李晔被迫弃位而流落到民间,被一个叫胡三的地方官抱养,才为他更名为胡昌翼。 后来,胡氏五世祖胡士良因公务赴南京时途径西递,被西递的地理风貌所吸引,于是决定全家迁居西递。现在的西递胡氏聚居群就这样形成了。 进入西递村口后,我瞬间感到了古村落的宁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牌楼。月梁上刻着精美的动物图案,横梁东向刻有“荆藩首相”,西向刻有“胶州刺史”。正中一文曲星雕像,似乎向我们诉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圣人训喻。轴线上还刻上了“恩荣”两字。显示出牌楼的建造是皇帝的宠幸与恩赐。 继续前进,我们就进入了这座古村落。 我们跟随导游进入了“凌云阁”,这是一座不大的宅子,进去后我才发现里面的房梁上刻着刀工精美的狮子呢!听导游介绍,这是一位当官的人居住的房子。因为在当时,只有当官的人家里的房梁上才可以刻狮子的图像,常人家里只能刻上花花草草。小小的狮子也就充分体现了屋子主人高贵的地位,真是有趣。 转移视线,我就发现了东面的墙上有一幅对联——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这两句话真是道出了做人的道理,也体现了主人心胸宽阔、与世无争的性格。 出了凌云阁,我们又去了东园,只见里面没有窗户,只有高高的天井用来采光。小小厅堂仅十个手掌大小的宽度,寓意十年寒窗。厅堂镶嵌着“冰裂图”和“五幅图”木雕合在一起。“幅”与“福”谐音,寓意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历尽辛苦,才能得到幸福。主人就靠着这寓意深刻的木雕和天井,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成功的商人和官宦。 随后,我们又去了“敬爱堂”、“笃敬堂”、“履福堂”、“青云轩”,参观了古代的地洞“空调”和体现主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精神的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这些都是胡氏人智慧的表现,都是他们教育后人的良训。 正因为有胡氏家族的人们勤劳、正直、团结互助、尽职尽孝,才有了他们辉煌九百年的历史。我想,身位胡氏的后人,他们也应当为有这样的祖先而骄傲吧! 在结束西递旅程后,我们“享用”了午餐,紧接着,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景点——棠樾牌坊群。 据介绍,棠樾牌坊群所在地是姓鲍人家的居住地,被人们称为“鲍家花园”。 因为鲍家祖先治家有方,为社会培养了众多人才,凭借众人的努力,在鲍家花园里修建了七座牌坊。以“忠孝洁义”为意,以“义”为中心,对称排开。每个牌坊的类别都有来历,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牌坊的类别都有不同,有的是皇帝下旨建造的,有的是皇帝下口渝建造的,有的是直接封给当朝大官的,还有的是去世后追封的。凡此种种,都代表了鲍家人光荣的历史,前人的优良品德。 我们还参观了我国独一无二的“女祠”。这女祠是专门为鲍家的贞洁烈女修建的。在古代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下,人们的“男尊女卑”思想深化。鲍家修建“女祠”的做法,不仅是对女人们的尊重,也是对这一现象的有力抨击。这就充分体现了鲍家祖先的开明。 参观完女祠后,我们的黟县之行已接近尾声,走在出来的小路上,我们经过了一方池塘,池塘上铺满了可爱的粉红荷花和碧绿荷叶。它们正朝着太阳,池塘边的杨柳树被微风吹起,给人一种舒畅的感觉,这就是“杨柳垂青”吧!杨柳儿在轻拂纤细的手与我们道别“再见,再见”。我也是依依不舍,满载着愉快的心情离开了。 黟县的风景美啊!古典的徽派建筑,浓厚 |
转自:http://www.yyxmy.com/xmybbs/printpage.asp?BoardID=15&ID=2916352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