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红岩天书:夜郎古王国界碑 |
[游记]红岩天书:夜郎古王国界碑 |
2008-05-22 sina.com.cn |
红岩天书:夜郎古王国界碑? 2006-12-01 03:03:44 大中小 标签:历史/人文 红岩天书:夜郎古王国界碑? 李厚安 被誉为“黔中第一奇迹”的贵州关岭红岩天书,明清以来已掀起三次研讨热潮。中外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近日,在贵阳举行的“2006中国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上,这一千古之谜又有了新的观点。贵州省苗学会副秘书长潘炯辉先生从文字学的角度入手,得出了“天书乃夜郎古王国界碑”的结论,并据此认为,夜郎古王国始于商周。是耶,非耶?五月下旬,记者到红岩考察并采访了全国多位专家学者。 天书研究的三次热潮 红岩天书位于关岭县城东十余里的晒甲山上。从山脚的滇黔公路,可以看到一大片悬于山腰的红岩,被后人称为“陆离谲诡不可识”的天书就在这片红岩上。正是这奇特而神秘的文字,几百年来吸引了无数专家、学者来到它身边,留下了一串串的惊叹不已,更留下了悬而未决的无尽疑惑。 千古奇书面目全非 遗憾的是,自有人发现了红岩天书之后,贵州的许多官员和文人纷纷对天书进行拓印,或收藏悬于堂中,或作为送礼之物,这样,使得红岩天书成了一种特殊的商品或附庸风雅之物。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永宁州团首罗光堂为拓印天书送给顶头上司,便命令工匠用桐油拌石灰涂凸字面,使字变成阳文进行拓印,之后又命令工匠用锤錾将桐油石灰铲平,让人参照残留的某些笔划,随意刻上一些似文似图的东西,彻底破坏了红岩天书的本来面目。山东大学艺术系教授刘乐一说,1992年他看到的红岩天书只剩下四个半字形,而今天不但有几十字,还有复制的天书布满附近的岩 山风毫不留情地刮着,记者踉跄着下山,耳边似乎传来当地流传的民谣:“红岩对白岩,金银十八抬。谁人识得破,雷打岩去抬秤来。”千年古迹与现代凉亭,斑斑红岩与鲜红油漆,焚香祈祷与引经据典的破译,醉翁之意不在酒,也许这一切都与银子有关。 破解天书众说纷纭 红岩天书究竟产生于何时,是何种文字或符号,其含义如何?研讨了数百年,至今尚无定论。据《永宁州志》记载,红岩古迹在明朝嘉靖年间就为当地人所重视,而民间则把红岩古迹作为神碑供奉,祈求消灾降福。而对于这个千年古迹,有人说是岩石风化的自然纹络,有人认为它是古夜郎文化的遗迹,还有人把它说成是殷高宗伐鬼方的纪功刻石,明清时代的文人多把它看作是诸葛亮南征时留下的文字。更有甚者把红岩天书推断为外星人的遗迹,据说还有人用占卜之术,在红岩下焚香磕头三日三夜,祈求神仙显灵为其破译天书。种种传说和推测,使人坠入历史的迷雾之中。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9a34ac9010005qd63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