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伟大思想家王夫之晚年故居,座落在曲兰镇湘西村竹花园,距县城45公里,背靠石船山,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初有茅屋三间,左为住房,右为书斋。王夫之逝世后,草堂遭火灾。次年重建,典于他人。乾隆六十年,王夫之的曾孙王其旋赎回重修。咸丰十一年,因朱姓砍伐堑树肇讼,经衡阳县令林廷式断归草堂田四亩,令朱姓书立捐契存案,并令王氏子孙永不得典卖。至此,草堂房田复原,直至清末。一九八一年七月十五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修复,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湘西草堂占地2100平方米,砖木结构,平房青瓦。廊前柱上悬挂楹联两幅:“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芷江沅水三闾国,芜绿湘西一草堂”。正厅门首“湘西草堂”匾额为赵朴初书写,正厅堂上高悬道光十八年四月,总督两江使者前翰林院编修安化陶澍所题的黑底金字横幅“岳衡仰止”。神堂挂王夫之画像,像两边挂王夫之自题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正厅左边正房为住室,陈列王夫之床铺书桌,七弦琴等复制品。右边正房为书房,陈列王夫之部分著作。 座落于衡阳县曲兰乡湘西村菜塘弯,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王船山的故居。始建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有茅屋三间,左为住房,右为书房。王船山先生后半生在此潜修十七年,遗著800余万字。 1981年省文化局拨款重修草堂,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草堂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正厅面首横挂赵朴初先生书写的《湘西草堂》匾额,厅堂内正面墙上挂着船山画像,像下分别挂放“岳衡仰 止》等称道船山先生的横幅金匾,厅堂内两侧墙上挂着清代著名人物题写的楹联。正厅的左边正房为住室,陈列有船山的床铺、被席、书桌、七弦琴等复制品;右边的正房是书房,陈列有船山的部分著作,还有当代全国著名书画家撰写的条屏、楹联。 草堂院内,茂林修竹,绿荫如盖,旁有古枫,其干粗大而弯曲,形若骏马昂首跃前,王船山生前称之为“枫马”。还有一株古藤,铁骨盘旋,蜿蜒上升,俗称“藤龙”。据说是王船山亲手栽的。如今枫马藤龙奇状异貌,生机盎然,中外游客誉之为草堂“奇观”。 离湘西草堂4公里的曲兰乡船山村大罗山脉的虎形山上,有座船山墓庐,系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衡永郴桂巡道谭启瑞修建。1981年又按原貌进行了修建。坟圈青石砌就,正中立汉白玉石碑,上刻“伟大思想家王而农先生之墓”。旁刻有自题墓志铭:“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邱,故衔恤以永世。”坟圈刊清代名人王闿运及唐鉴词。坟墓主体占地100平方米,正中为王夫之墓,左为王夫之之继配夫人墓,右为王夫之四儿媳刘氏坟,坟盘共石阶三级。二级石阶分别立《重修墓记》和《保护告示》。两边石刻对联两幅:“前朝干净土;高节大罗山。世臣乔木千年屋;南国儒林第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