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巴厘岛仙行—2003春节期间游记 |
[游记]巴厘岛仙行—2003春节期间游记 |
2007-07-16 ynet.com |
巴厘岛仙行——2003春节期间游记 巴厘岛仙行——2003春节期间游记 小时候只知道爪洼国是个遥不可及的地方,却不知巴厘岛与爪洼岛相临,对于印尼一万七千多个岛屿中最引人注目的巴厘岛,是世界最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就更无从得知了。2001年发生的大爆炸,使得巴厘岛一举成名,这个过去只有华侨下南洋涉足的地方,开始接纳陆续前来观光的大陆游客。南太平洋和印度洋在这里连接,阳光、沙滩、海浪、奇特的民俗风情,使之成为 “神仙岛”。 优雅质朴与世无争的天堂 听导游介绍,去年岛上才有红绿灯,道路也只有那么几条,但是任何一块空地都长满了热带植物。满目绿色的热带雨林、穿插其间的稻田和四季布满道路两旁树丛中的野花,会让人感觉仿佛在画中行走。穿行在两旁是民居的道路上,家家户户门口供着张牙舞爪形象狰狞的雕塑,一根长长的竹竿象竖着的钓鱼杆立在门口,上面挂着流苏般的草编的装饰物。供品很简单,只是芭蕉叶编的一个小方格子里散放着一些花草和大米,水果都很少,旁边插着香。每家每户都有精美考究的木雕的门楣,院子里是高高低低象小亭子一样的神位,神位上面顶着华盖,下半部一律都拿彩色的或黑白格布包起来。穿着纱笼的姑娘在门口闲坐着,等着游客上门来问手工艺品的价格。人们都会驾驶摩托车,而车后面带着的妇女头上还顶着个篮。原始质朴的生活形态,使得本来是贫富差距很大的人们和谐而协调地在这个岛屿上共生共荣。由于欧美人前几年来的比较多,这里开了很多酒吧,因怕惊扰了神仙,夜晚灯光幽暗,加上园林式的自然条件,客人很少,酒吧小小的台子上,穿着民族服装的男士击打着竹制的琴发出清脆的声音,舞娘穿着艳丽的纱衣,咿咿呀呀,婀娜多姿。 椰风海韵中的日出日落 站在皇家神庙的露台上极目远眺,尽收眼底的是整个巴厘岛东海岸的美丽景致,那里美丽的沙滩与奔涌的海浪吸引着无数的冲浪爱好者,几乎每一个旅游者来到巴厘的第一件事就是扑向蓝水晶般的大海,体验沉浮在透明浪花中的快意。 巴厘岛曾经的繁荣 过去很多人会在岛上流连忘返消磨掉整个假期的时光,欧洲人和日本人将度假地首选巴厘,他们整日躺在沙滩上晒着太阳。自911事件后,又发生可怕的爆炸使得曾经辉煌的洋人街上金发碧眼的游客降到零。本来中国政府答应有20万人到这里来观光旅游,却因突如其来的SARS吓退了,这里仍天天播报着禽流感的消息,但挡不住华人的脚步,关闭许久的大型餐厅一时间连几百名中国游客都应付不了。来到火山登顶的游客大多还是被一种神秘的文化所吸引和召唤,我在那里花了一百元钱买了一块沙笼和一个白色的骨雕以及一个木头的梳妆盒。在这里的小街道上游玩,需要坚强的耐力和忍受力,因为钱包里的钱在不知不觉中就消耗了。 巴厘岛特色的教育 巴里岛上有所唯一的公立大学,占地是整个一座山,学校没有围墙和栏杆,也没有明显标志。导游说参观学校必须有特许证,我们一行人也就做罢了,只在很远的山路上望了望似乎没什么轮廓的校舍。据说,只有贵族中的贵族才能上得起这所大学,4年的学费高达50万人民币。不过毕业生的水平是相当厉害的,恐怕是全能型居多吧。不过落后和闭塞的信息没有吸引周边的财富子弟,很多人都把孩子送到新加坡去上高等学府,学费也不过10万人民币的样子。在这里不禁夸赞一下世代为导游的 大叔,他的爱国情绪还是很自觉地显露给游客的。不过他也很圆滑,见了日本客人,很多心里话就不多说了。岛上有个闹市区,离机场不太远,游人可以每人花20元包租马车,用1小时的时间观光整个街区的文化。画家勒迈耶居住的街区是个贫民社区,不过那里的人很幸福,富家子弟上下学都要穿过贫民社区所在的街道,那些学生的一举一动和服饰装束以及讨论的话题在瞬间就传染给观察者了。所以给人感觉整个岛上的人素质不错,女孩一律是白校服,梳着两条大辫子的棕色脸庞上闪着美丽的大眼睛。我怕打扰了那些排队回家的小儿郎,一时间竟然忘记了按快门,一张人文景观都没有留下。 |
转自:http://msn.bbs.ynet.com/viewthread.php?tid=337246&extra=page%03D251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