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西班牙游记() |
[游记]西班牙游记() |
2007-08-03 live.com |
March 13 西班牙游记(1) 1月20日:用双脚丈量巴塞罗那 经过了一个多月漫长的考试,终于等到了这一天。19号考完最后一门课,老板问我假期是否回China,我说我要去西班牙,Macq先生以他那特有的英语跟我说:It’s a very good place,然后做了一个很enjoy的样子并祝我旅途愉快。可是我心里却有些紧张,一是担心刚才的考试没答上来的题,怕Macq这个“口蜜腹剑”的家伙给我温柔一刀;另外则是因为在2天前,同行的三人不约而同地“抛弃”了我,欧洲旅行的第一次,我将一个人上路。 20日清晨,比利时继续着阴云密布的鬼天气,在火车开动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我已经在Louvain-la-Neuve这个小地方蜗居了2个多月没有出去过了,周末的时间都浪费在与电脑的纠缠上,伟大的环游欧罗巴计划在登陆后4个月才走出第一步,真是亏对我旅游爱好者的称谓。 Charleroi机场是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正值周末,且当天的航班都是飞往Venice,Barcelona这样的好地方,所以显得人特别多。Ryanair的飞机姗姗来迟,一架看上去有些旧的Boeing737,加上一群板着脸的空乘,ryanair给我的第一影响就是它也就值这个价。和其他航班不同的是,刚刚坐稳,就递上来的不是报纸,而是收费食物的Menu,广播里面播放的不是安全须知而是广告,Ryanair这个欧洲最大的廉价航空,就是这样在任何细小的空间内压缩成本。 飞机在一个多小时后就开始沿着法国南海岸飞行,天气晴朗,视野里一半是碧蓝的地中海,一半是巍峨的比丽牛斯山脉,一扫半个月以来由于考试而积累的闷气。走下舷梯,我终于又见到了久违的阳光和万里无云的蓝天。从机场到市区的大巴约合一半的飞机票价格,这个当然也是ryanair敛财的手段之一。在车上遇到邻座一位独自去巴萨度假的法国老头,他称自己正负责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一个项目,英语说得很不错,平和也很健谈,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在欣赏风景和交谈中很快就过去。车入巴塞罗那,第一眼就看到了高耸的圣家堂,高迪的遗物随着车的行进在高楼的间隙里若隐若现。巴塞罗那和布鲁塞尔相比显得现代,但又非上海那样的高楼鳞次栉比给人以压迫感,这是一个让人能够第一眼就喜欢上的地方。 大巴把我扔在了巴萨的汽车北站,原本计划从步行去加太罗尼亚广场的我在走出汽车站后居然迷失了方向,在面对一个5叉路口迷茫了一会后,我改变计划,钻入地铁,直奔加太罗尼亚广场的Tourist Information。 在Tourist Information里面获得了一张详细的地图和一些简单的信息,我就顺着著名的La Rambles大街步行,由于听闻巴萨的小偷相当地猖狂,背着一个大包的我总是很警惕任何靠近我的人,整个西班牙旅程的前几天我都是如此地保持高度紧张,后来发现其实情况要比我想象的好得多,必要的当心不可少,也不必过度的紧张,巴萨这样的旅游城市,治安状况总体来讲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穿行于Rambles大街边上的各条小巷,边逛边寻找住处,虽然是淡季,但是不少hostel还是客满,我一路走到海边,终于找到了一家Hostel,单人间21欧,还有一个小小的阳台,离Rambles大街和海边都只有5分钟的行程,且老板说得一口流利英文。卸下了巨大旅行包稍做整理后,我轻装重回Rambles大街,解决了住宿的后顾之忧,再来欣赏Rambles大街上形形色色“流浪”的人,心情格外轻松。秉承LELE关于每到一地都要尝试一下KFC的训导,晚饭在KFC解决,发现经过本土化改良的国内KFC还是更符合我的胃口。 时值冬日,很快就夜幕降临,巴萨这座城市也许在夜晚更有魅力,Rambles大街上游人如织,各种买纪念品的小店前都是人头攒动。在比利时安静的校园里呆久了的我,突然间又回到了如同北京,杭州那样的人山人海的画面里,心情异常激动。在被一张夜晚圣家堂的明信片吸引后,就萌生了去“朝圣”的想法。 于是一路走,一路逛,照着地图就往圣家堂走,习惯了在北京和清华园里面暴走的我,欧洲的这些“小”城市不在话下。徜徉于加太罗尼亚广场,留恋于灯光下的Casa Battlo和La Pedrela,巴萨的炫彩并不来自斑斓的霓虹灯,而是透过点点滴滴的闲适来表达。正是这种慵懒却并不低沉的气氛让来到这里的人们充分体会着度假的乐趣。 巴萨的新城区都是上个世纪规划并建造的,平行交错的马路划出了一个个街区,非常有利于辨别方向。我在东游西荡后4个多小时,终于走到了Sagrada Familiar圣家救赎大教堂。对于这个巴萨的象征,除了震撼,我别无他感。此时的圣家堂已经没有了白天的喧哗,仿佛是洗净了一天的尘土,静静地开始给你讲故事。我躺在圣家堂前公园的长椅上,就这么默默地看着耸立的高塔,高迪的这个作品值得让我这样去体会,并不是欣赏其匠心独具的设计或是气势恢弘的架构,而是体会高迪对于上帝,更准确的说是对于自己信仰的虔诚。我曾经和一位巴基斯坦的朋友探讨过他们宗教中关于食物禁忌的问题:他认为这并不是外力指导性的禁止或者是因此而形成的习惯,而是发自内心的愿望。我觉得我们这一代是缺乏信仰的一代,甚至中国历史就是缺乏信仰的历史。一位墨西哥的朋友曾经问我在中国是否因为政府而使得人民没有信仰的自由,我并不这么认为,至少在我眼里,中国人从来就没有信仰,我们的生活在缺了信仰的情况下依然可以继续,但是我无法判断有无信仰的优劣。我是一个自诩讲原则的人,为人处事希望张驰但却有度,然而我所谓的原则却只能是我主观的臆断,也许是冷静思考的结果,也许就是一时的冲动,缺乏了某种支持的所谓原则,有时在世间各种诱惑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而我却体会不到真正的信仰能够给予这些原则什么样的支持。面对高迪的这个作品,我也只能看,却不能品。 离开高迪的大作,意犹未尽的我直接到了海边,时间已过凌晨,只有少数的游人还在欣赏港湾里星罗棋布的帆船。地中海平静安详,配合着巴塞罗那惬意的气氛,我顺着港湾的小道走向围堤的远处,在围堤的尽头我发现了一个裹着毯子,席地而睡的人,我很欣赏这样有情调的流浪,即使落魄,也要选择这样一个地方,迎着冬天的海风,以天为盖地为庐,而不是窝在街角里。 回到Hostel,连续6个多小时的暴走让双腿疲惫不堪,然而心情却是格外的明朗。怀着对于这座城市的美好憧憬,巴萨的第一个夜晚,晚安! |
转自:http://song8484.spaces.live.com/blog/cns!bc2ec5b628683f4d!532.entry22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