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回龙桥旅游攻略回龙桥点评

[游记]回龙桥旅游攻略回龙桥点评

2008-04-27    blogtt.com

回龙桥景区景点介绍:  风雨桥,为侗族建筑“三宝”之二。风雨桥又称花桥,亦叫福桥,是侗族人民引以自豪的又一民族建筑物走在通道百里侗文化走廊上,感觉通道有一个最大的文化特征,就是这里的花桥比任何侗族地区的花桥都精美、豪华、气派,这里的桥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结构奇巧,气派非凡如果说贵州的风雨桥是小家碧玉,广西风雨桥是大家闺秀的话,那么,通道侗族的风雨桥就是豪派大气。
通道侗族的风雨桥又称“花桥”。侗族的桥之所以称之为“花桥”或“风雨桥”,是因为它名副其实。一是实用。桥上盖顶,能避风遮雨。尤其是每当水稻收割之时,正是深秋多雷阵雨之时,田野与村寨间,十分需要能过河、遮雨休息之地;二是漂亮。侗桥上多画有本民族崇拜的物象。如花草鸟语、葫芦云海等,色彩鲜亮,五彩滨纷,休闲其上,不仅能陶冶性情,还能减轻劳作带给人们的疲劳。通道花桥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回龙桥。回龙桥亦称回龙花桥。取“桥如长龙,屹立水上;水至回环,护卫村寨”之意,意思是龙从上游游到桥头,回头护寨,守寨,财不外流。
回龙桥位于位于通道县西南20公里的坪坦乡坪日村,原名“龙皇桥”,“俗答花桥”。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民国20年(1931)复修,更名回龙桥。“回龙”、含“迂回龙脉,环抱村庄”之意。原桥墩系木墩,1974年维修时,改木墩为石墩。该桥系纯木结构伸臂梁式廊桥,全63.01米,桥面宽3.86米,等分桥廊22间,桥全呈弧形。桥廊及桥亭屋面施小青瓦,桥身由东向西横卧于坪坦河上。桥北面装修有齐檐柏枋板壁,以挡寒风侵袭。桥南面则装修齐胸栏板,并留出空间,形成直长通棂窗,以接受风光;在桥廊两边距桥面0.52米高处设置长木凳,以供路人纳凉歇息。桥梁及两侧檐板上,现饰有彩绘《迎客松》、《侗寨芦笙》、《飞夺泸定桥》、《红色八女投江》、《吴免起义》、《关羽头像》、《娘媄复仇》、《将相和“负荆请罪”》、《侗家金秋迎亲队》、《岳母刺字》等神话故事或当代图画,。柱与梁柱连接形成构架,全桥21个构架,上以檩条连接,布小青瓦,形成通廊。桥的东西两端及中部位置分别从廊间伸出三座三层密檐六角攒尖葫芦顶亭阁。桥廊间脊、阁楼翘角及宝顶,都泥塑有龙、凤、小鸟等物楼阁的收尖部有覆钵、宝瓶、小鸟等装饰物,顶端雕有铜鸟,嘴里安有簧片,迎风而呜,是为奇观。。中间阁略高,其间供奉关圣神位,外部南面用杉木板封实,正楷立书“回龙桥”三字。桥西段采用伸臂式木拱架承重桥体,桥拱净跨19.4米,拱架两端以30°斜升三排杉圆枕木,逐层伸臂,平桥面铺设木板,形成上平下拱状。东段为悬臂枕木梁架,三孔两墩,中墩上以不规则长杉圆木作枕,成梯级迭坐,等分顺梁悬伸墩外,架木承重桥面。两种结构,不同造型,集中体现了侗族工匠别出心裁的桥梁建筑工艺水平,独树湘、桂、黔少数民族地区风雨桥建筑工艺一帜,是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桥梁建造历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深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工学院、湖南大学的专家学者一致认可。195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行文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重新公布。1993年公布其法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俗话说,路弯桥直。当初,这座桥为什么要造成弧形?就是为了美观?绵绵青山之中,滔滔绿水之上,摆上这样一张精雕细刻、可以嘟嘟鸣唱的“弓”,是多么令人叫绝!侗家是爱美的民族,银饰衣着,木寨山门,道路桥梁,都自有其审美意趣。
“为什么造桥工艺上用截然不同的两种方法:西岸架桥用伸臂式拱券法,而东岸用架叠法呢?”原来传说当年乾隆七下江南,到处游山玩水。地方官猜想,说不定皇上忽然奇兴,能到“南楚极地”一游。便调集侗家能工巧匠,赶造了这座造形奇特的花桥。民国20年(1931年),平坦河发大水,此桥东段被冲垮,修复时,再也找不到懂得伸臂拱券造桥法的工匠了,无法恢复原样,便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据传,北京颐和园的长廊,即是侗匠所造。侗家造廊桥的工艺,可谓举世无双。
因为侗家无文字,侗匠建造这样宏大的工程,都无施工图纸。施工时,掌把人(工匠头)在半片竹杆(称为香杆)上画些只有他们自己能看懂的神秘符号,用冬茅杆搭模型,按他们的符号造桥。这样特殊的造桥法和那些特殊的符号,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代又一代老工匠去世而慢慢失传。到民国年间,已无人再能用伸臂拱券法造桥了。

转自:http://www.blogtt.com/sceneinfo/scene4514.html31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