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长沙长沙:走到湘江去看一看4 |
[游记]长沙长沙:走到湘江去看一看4 |
2008-05-22 sina.com.cn |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初在长沙市东长街(今蔡锷中路)徐祠巷徐家祠堂,后迁寿星街2号。1937年10月至12月9日,中共中央先后派徐特立、高文华从延安抵达长沙,建立起八路军驻湘通讯处,高文华任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书记,徐特立为八路军少将参议、驻湘代表,王凌波为通讯处主任。1938年10月27日,周恩来、叶剑英曾来湘指导工作,居住在寿星街2号。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主要工作是: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抗日救国的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积极抗日的主张,与国民党湖南地方当局交涉释放被捕的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吸收革命青年赴抗日前线。同时,配合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大力发动湖南的抗日救国运动。1938年11月12日长沙大火后,通讯处撤离长沙。旧址建于清末,为南方祠堂格局建筑,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后重建正厅。1975年重新复建通讯处部分房舍,占地约460平方米,二进,面阔三间。第一进为二层木结构楼房,底层为厅,有黑漆双扇木门及左右配房各一间,楼上是通间,可由东西两向板梯上下。第二进为堂屋,十扇花格朱漆木门作屏墙。堂屋陈设有八路军驻湘通讯处的有关历史文物、资料等。 忠烈祠 【忠烈祠】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岳麓山赫石坡岳王亭下方。建于民国28年(1939),为纪念国民政府第四路军抗日阵亡将士而修。坐西向东,有花岗条石台基,平面作长方形,面阔3间,进深2间,建筑面积206平方米,花岗石柱,歇山顶,覆黄色琉璃瓦,有脊饰,正脊中立宝瓶,两端以兽吻收尾。祠内现存"久武且仁"额,为刘建绪题,谭延书,正面檐柱镌联。 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旧址 【中共湖南省工作委员会旧址】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市开福区熙宁街三角塘28号。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湖南地下党最高领导机关在长沙的秘密据点。委员会成立于1942年12月,抗战胜利后,机关据点迁驻长沙市区。1945年10月在长沙召开会议,研究恢复党组织和重新进入城市开展工作等问题。委员会由书记周礼以及刘亚球、张春林、刘鼎组成。此后,周礼等在此居住工作。旧址系一栋板壁构成的两层楼房,坐西朝东,上下正房各两间,楼上东向有木栏走廊,楼下有内房和厨房各一间,登楼有板梯,门面以缝纫铺作掩护。旧址与邻居29号之间,楼上地下都有侧门相通。当时一般不由28号前门出入,而走29号侧门,并设有暗号。整个旧址占地91.05平方米,保存较好。 陆军73军抗战阵亡将士公 【陆军73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市岳麓山赫石坡岳王亭上方。建于1946年春,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抗日战争期间三次"长沙会战"系国民党正面战场之重要战役,时由三湘子弟组成的陆军第73军于长沙外围抗击日军。该部所属暂编第5师师长彭士量及将士,第77师、193师、50师、军司令部直属部队众多官兵壮烈殉国。1945年8月日本投降,该军最后一任军长韩俊指令专人督修公墓于此。公墓由忠义观、陵墓、墓碑、石阶、墓庐几部分组成,均以花岗石铺砌。从山坡下到墓区约百余米台阶石级,墓呈正方形,二级基座,边长3.1米,墓座居中,高1.1米。墓碑方柱平顶,立于墓座之上,通高4米,宽0.8米,正面向东,中刻楷书碑文"陆军七十三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14字。碑阴及两侧分别刊"凛冽万古"、"碧血丹心光耀天地"、"名山忠骨万古长存"等颂词。墓冢两旁两排石凳,整齐分列。前有大型拜台,长1.93米,宽0.84米,高1.06米。墓后为存放阵亡将士骨灰处,门洞三个。中门额题名"忠义观",两侧楹联"忠照大麓,义塞苍冥",左侧门题名"义履",右侧门题名"仁蹈"。忠义观内平面呈"由"字形。阵亡将士骨灰按部队番号分别安放。墓后山上还多层排列着第70军所属之官兵坟堆。"文化大革命"中,墓地局部破坏,但基本保持原貌。 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 【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市东风路东侧烈士公园南门和西门中轴线交汇的山阜上。1959年建成,占地1080平方米。纪念碑为塔堂合一的现代建筑物,通高38.6米,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纪念馆,平面呈八方形,塔身南向正面嵌汉白玉碑心,镌毛泽东题书"湖南烈士公园纪念碑"手迹。下部纪念堂,平面为不等边八边形,出抱厦,堂四角有壁龛,后设祭堂,竖白玉石奠基碑一通,碑文:"近百年来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的湖南人民英雄烈士永垂不朽",堂顶用斗拱、藻井。东西两厢为纪念陈列厅,陈列有郭亮、夏明翰、杨开慧等近百名湖南著名烈士的遗物、遗像以及全省7600多位烈士名册。塔堂均有明显收分,以示崇高。塔顶为朱色斗拱承八角绿琉璃攒尖宝顶,其余平顶,女墙上用绿琉璃镂空花脊。塔堂利用山势作台基,全部花岗石贴面。堂前石级两侧各置一石鼎,整块花岗石琢成。除西、北、东为多层石级外,南向为月台,外以石栏、墀首壁龛和双折石级上下,更显庄严肃穆。 岳麓山国家风景名胜区 【岳麓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岳麓山又名灵麓山,简称麓山,因前人以其为南岳衡山之足,故名。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是湖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8平方公里,海拔300.8米,天马、凤凰、五屏诸山拱前,桃花、绿峨、金牛众岭附后,群山簇拥,依江面市,碧嶂屏开,秀如琢玉,层峦耸翠,山涧幽深,自然景观雄秀兼备。自西汉以来,历代都有遗迹可寻。道家"真虚福地"云麓宫雄踞峰顶,"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麓山寺深藏半山密林之中。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坐落山麓,李邕撰文并书的麓山寺碑,世有"三绝"之誉。大禹神碑更具异彩。晋时陶侃,唐代裴休、刘长卿等一代才子在这里开舍结庐。近代名人黄兴、蔡锷、陈天华、刘道一、姚宏业等忠骨安葬斯山,名山更添雄气。现代毛泽东、蔡和森、李立三、何叔衡、李富春、向警予等无产阶级革命家,胸怀改造中国与世界之伟大理想,在这里研讨国家大事,探索革命道路,爱晚亭、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半学斋等革命纪念地,令人景仰。此外,还有响鼓岭、飞来钟、蟒蛇洞、清枫峡等数十处胜迹分布全山各处,引人神往。湖南大学、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财经学院等高等院校和许多科研单位汇聚名山前后。麓山集古代儒、道、释三家和近、现代文化于一体,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山。麓山下多橘园,每当深秋时节,红橘挂满枝头,麓山秀中透艳。1949年后人民政府设公园建制,拨款增修各项基础设施,亭台楼阁点缀山间,登山幽径四处延伸,不时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国内外游人纷至沓来。1972年湘江大桥建成后,岳麓山、橘子洲与市区联成一片,山水、沙洲、闹市相互辉映,麓山更为壮观。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a5746f01000663.html51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