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湘江印象ZT|中国湖南长沙游记攻略 |
[游记]湘江印象ZT|中国湖南长沙游记攻略 |
2007-07-31 blogtt.com |
详细内容: 及至那年秋天,我背上行囊,踏上北上的火车求学,才第一次在火车车窗边与湘江邂逅。窗外的湘江不是我想象的那般充满野性,喜欢张扬,她是温柔的,安详的,她静谧地躺在江南田野或碧绿温婉或金黄丰腴的怀抱中,舒展,飘逸。啊,原来我被儿时的想象欺骗了好些年。就那天从车窗望去的简短一瞥,我就莫名喜欢上了这静静流淌的湘江。每次坐在来往家与学校的火车上,我都会习惯地望向窗外,静静地欣赏,欣赏这江南的田野,欣赏这与铁道线相伴前行的湘江,虽然我们时不时会被一座小山,或一片树林分开,但跨过几座山,转过几个弯,我们又必定会在前方相遇,走到一起。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求学的那所大学原来也是依偎在湘江的臂膀之中的。记得我当时为此而暗喜,因为儿时的我就习惯了与河为伴,也喜欢与河为伴。在我看来,一片乡村,或一座城市,缺少了河流,就不能算作完美。 然而,大学之初,我自私地把自己的独处和遐想全交给了眼前的这片山林——南岳峰峦绵延之余脉——岳麓山。麓山之美,郁郁葱葱,云雾朦胧,每至深秋,更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我因此爱上了爬山,喜欢让幽径将我独自引向山颠,去采撷山涧的一片红叶,去听取树梢的一声蝉鸣。这样,我渐渐疏远了与河流的亲近,最多是站在麓山之颠远远地看上湘江她一眼。 及至后来,某一个夏日的傍晚,心情郁郁中,不知不觉间,我走到了湘江边,温煦的河风拂面而来,眼前的湘江夕照让我心情释然。我这才霍然意识到:我拾获了那边的一片山趣,却丢弃了这边的一隅水情。我不该这般淡然对待身边的她——但她没有怨言,还是日复一日,静静向前流淌。 因而,之后,我尽力弥补着我欠她的那份欣赏与赞美。我选择了没课的午后去江边散步,吹风。我仔细地打量着她,寻觅着她的美,她的曲线,她的风姿,以及她的性情。白天看她的波光粼粼,夜晚听她的汩汩流声。虽然,到江边来散步的人熙熙攘攘,但我却在这嘈杂中感受到了她安详而有规律的呼吸声,这是她在午后的小睡,不为外界喧哗与嘈杂所烦扰。她的安宁与满足也常常会感染我,让我从当时郁积的烦忧中得到解脱。 冬天来了,潮冷的空气似乎想裹住我寻她的脚步,但我还是毅然决然,不顾寒风冷雨,因为冬天我可以徜徉于心中的那一片湘江之洲。 进入冬季的湘江,河水日渐退去,夏日里淹没在江水中的沙洲,此时随着河水的落去而现出了原形。洲上这时也长满了不知名的河草,也许是芦苇。这些芦苇原先终日潜藏水底,现在终于见到了阳光,触摸到空气,一路疯长,丛丛簇簇。河风吹来,河水泛起层波,洲上的芦苇也俨然醉酒了似的,左右摇摆,此起彼伏;又像是在随风起舞,为重见天日而由衷地欢愉。 遇上冬日暖照,我也会顺着松软的小道,来湘江之中的这片沙洲散心。经常会有学生兴致勃勃的玩着沙滩排球,快乐地叫喊着。精明的商人,也索性把几匹羸弱的小马也牵到沙洲上,做起跑马赏景的生意。当然,这也是垂钓和野餐的好去处,学生们会从麓山山坡上拾掇一些残枝干柴运到小洲,烤起“barbecue”。此时的沙洲,炊烟袅袅,颇有“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意境。 傍晚时分,也常有渔船就近靠到小洲休息。有些渔船船舷上还会栖落着几只水鸟。每次徜徉在湘江的小洲,看到这些水鸟都会联想起《诗经》开篇“关雎”中的诗句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眼前的景象即是对这些诗句意象的最好诠释。没有“窈窕淑女”相伴,但眼前这几只悠闲的水鸟,还有那一片婆娑的水草,早已让我身心愉悦不已了。 渔船通常是住着人家的,他们常年就生活在这低矮的木筏帐子里。渔家女主人在斜阳的余晖里悠闲地补着鱼网,男主人则大声张罗着将一天的收获——从湘江河里捕来的“黄鸭叫”——卖给附近的居民们。掀开木船的夹板,只见装满水的小木仓里,活蹦乱跳的全是这些黄白肚皮的小鱼儿,新鲜异常。买卖的场景也甚是喧闹。第一次见到这些渔民,我简直不相信现代都市里还能见到这样的水乡渔市,河东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流,而河西湘江这一隅却是悠闲的,多少残留着一丝淳朴和安宁。我想这也许是湘江散发的独特魅力吧。 大学毕业,就挥别了与湘江朝夕相伴的日子。虽然,每次坐车南下回家,秀丽的她还会在不经意间跃入我的眼帘,但我却再也没有机会走近她,亲近她。只是睡梦中经常会有一条河流的影子,静静地流淌,也还会有一条铁道线,向前延伸,与她并行,沿着铁轨前行的火车上依然坐着一个孩子,静静地望着窗外静静流淌的河流。 |
转自:http://www.blogtt.com/itine.asp?itineraryID=598622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