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飞客游记 |
[游记]飞客游记 |
2007-07-31 feeyo.com |
1934年11月下旬,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长征经湖南到达广西桂林北部地域,准备从兴安和全州两县之间突破国民党的第四道封锁线———湘江,遭到国民党军队三面重兵包围封锁。广大红军指战员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同前堵后追、三面夹击、装备精良的国民党中央军、湘军、桂军、粤军30多万敌人进行较量,展开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战,史称湘江战役。这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历时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恶战、血战和生死决战——— 《十六字令三首》 山, 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 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 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耸立在兴安县狮峰之上的烈士纪念碑。 惨烈的湘江战役 1934年10月10日晚,中共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率领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12个师36个团以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8.6万余人,开始战略转移———长征。 11月27日,红一军团、红三军团先头部队第2师和第4师一部顺利渡过湘江,控制了界首至脚山铺之间的所有渡口和渡河点,并在附近架设浮桥。但后续部队未及时赶到湘江东岸。28日,红3军团第4师渡过湘江,占领光华铺、枫山铺地区。次日,国民党第1路“追剿”军由全州向红2师发起进攻,第2路“追剿”军在零陵附近地区集结,其余3路分别尾随红军追击。湘江两岸国民党军在飞机的支援下,向红军发起全面进攻。中央红军浴血奋战5天,阻滞了优势之国民党军的进攻,掩护军委第l、第2纵队和中共中央机关及后卫部队于12月1日渡过湘江。但红5军团第34师、红3军团第18团被敌阻于湘江东岸,指战员虽经英勇作战,给敌以重大杀伤,终因力量悬殊,弹尽粮绝,大部阵亡。湘江战役之后,中央红军锐减到3万多人。 把杨成武政委抬回家的两位老人。 ■红色记忆 黄帝岭上枪声急 时间定格在公元1934年11月30日下午,地点是湘江战役脚山铺阻击战红二师黄帝岭阵地。 因为尖峰岭失守,红二师不得不退守黄帝岭,但黄帝岭很快也陷入敌人的三面包围之中,双方展开了又一场惊天动地的搏杀战,敌人直接从侧翼的公路上发起了猛烈攻势,并以重赏组织敢死队连续冲击,四团左侧的一营与敌人厮杀成一团,到处都是枪声和喊杀声。正在公路右边指挥的四团政委杨成武见左边的一营渐渐不支,便组织二营火力赶去支援,他率部刚跨越到公路中间,就被一颗子弹打中右膝下方,顿时血流不止,栽倒在公路上。通信排一个战士想去营救也被敌击中负伤,离此地最近的一股敌人如狼似虎般地扑过来,嚎叫着“抓活的”。此时,五团五连指导员陈坊仁刚好带着几个战士从东边撤下来,顺势阻击敌人掩护倒在公路上的杨成武。杨成武不忍心战士为他再付出伤亡代价,挥手不让他们过来,挣扎着向自己一方爬过来。在这关键时刻,二营副营长兼六连连长黄霖毫不迟疑地边打边冲到杨成武身边,抓住他的一只胳膊,拖出了公路,与杨政委的警卫员一起架着首长一口气跑出二三公里远,暂时脱离了险境。 此时,在全州县才湾镇脚山铺唐功文的家里,是另一番景象。自从前两天战斗打响后,因受国民党的欺骗宣传许多群众都跑得远远的,唐家是没跑的人家之一,红四团在他家安顿了一个食堂,这会儿全家人和村里另一户人家王寅修正忙着给红军磨米、做饭。下午2点左右,得知杨政委受伤的消息,大人们当即卸下一块门板,叫18岁的王寅修和稍小一点的唐功文去接。两个小子年纪不大,但长得都很结实,他们初生牛犊不畏虎,跑出四五里地后,在小坪里小学附近发现了受伤的杨政委和警卫员,几个人小心翼翼地将杨政委放在门板上。俩小子一前一后抬着杨政委,沿着不算崎岖但很狭窄的山路往回返,总算把杨政委安全抬到家里。 家人急忙给杨政委端来热腾腾的饭菜,但杨政委一点也吃不下,只是一个劲地要水喝,王寅修和唐功文就不停地给杨政委端水喂水。大概因为连日鏖战和受伤,太缺水分了,杨政委前前后后一共喝了四五缸子水。下午5点左右,部队通知受伤人员到潇水的梅塘集中,这次,距离太远,天上又有嗡嗡直叫的敌机,靠两个小子显然不行,王寅修和唐功文的父亲收拾行装,用门板抬着杨政委上路了。黄昏时分,终于赶到了潇水的梅塘,在这里,杨政委得到了初步的治疗。第二天,他们又按照部队领导的要求,将杨政委抬到与全州县相邻的资源县油榨坪,直到第三天才回到家里。 |
转自:http://blog.feeyo.com/list/0/527.html21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