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回忆花明楼——游记 |
[游记]回忆花明楼——游记 |
2007-07-18 163.com |
《观“红楼”后的反思》——散文 《岁月留痕》——散文 字号: 大 中 小 《回忆花明楼》——游记 我曾去过刘少奇同志的故居——花明楼。那还是在1970年的秋季,“文革”的时期。我和几个同学参观完毛主席的故居——韶山冲后。不知谁提议,再到刘少奇的家乡看看。当时刘少奇同志正是在受迫害和接受全国上下的大批判时期。怀着好奇心,我们兴致勃勃地又行车30多公里,来到了刘少奇同志的家乡——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 花明楼和韶山连成一线,山青水秀、风景秀丽。刘少奇同志的故居坐落在炭子冲的绿树林中。门前是一个碧水清澈的大水塘,四周到处生长着随风摆动的翠竹。故居是清代建筑风格的一个大院,半瓦半茅的农舍。居室内空空如也,前来参观者寥寥无几,有的居室内挂着批判刘少奇的漫画。有一个戴了一身毛主席像章的人正在揭发和批判刘少奇的种种“罪行”。 故居里显得冷冷清清,听说刘少奇的母亲就安葬在水塘边小山坡的绿竹丛中。“文革”时被红卫兵把墓给铲平了。 回来的路上我们都很少说话,心情感觉沉甸甸的。在那个狂热的年代里,我们这几个十几岁的中学生是无论如何也分辨不出政治运动的是是非非的。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去过花明楼。 历史终于拨开了迷雾,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一个伟人形象又重新矗立在人们的面前。前几天一个湖南同乡对我说,他最近去了一次花明楼。这几年花明楼的变化可大了!政府专门修建了一座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故居前树立了一座刘少奇同志的全身铜像。显得是那么高大、可亲。前来参观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伟人家乡的农民在党中央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为实现伟人的遗愿,辛勤地建设家乡。如今的花明楼街道繁华,工厂、商店林立。旅游摊点上摆满了刘少奇同志的像章、照片等纪念品。花明楼日益美丽富饶。 今年是刘少奇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他老人家若知道今天的巨大变化,九泉之下亦能安息了! 作者:明子 发表于《铁道建设报》 |
转自:http://blog.163.com/cm1558@126/blog/static/171751842006113112125939/19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