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安宁八街古镇寻觅宁静世家(游记) |
[游记]游安宁八街古镇寻觅宁静世家(游记) |
2007-07-16 newsyn.com |
这就是元代滇中三泊县境内热闹非常的古镇吗? 那些熙熙攘攘做卖山货买百货的人流,那些来来往往滇南滇中搞运输的马帮,那些围观在古戏台前的看客,而今天都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只是那些飘荡在小吃摊前八街独特的黄焖狗肉的香气依然,只是烙有明清印迹的古建筑隐藏在一幢幢新建的楼房后面,只是古镇悠悠的青石板小路已变成了水泥大道。 历经了10多个世纪的喧嚣,古镇早已宁静下来了。那些充斥着商贾气的街道已改变了味道。属于古镇的,只留下文庙和青云楼了。 八街文庙不大,却让我们大吃了一惊!在公元17世纪,在边远的安宁八街小镇,竟也为祭祀孔老夫子和推广儒家教化,修筑了这样一座金碧辉煌的“殿堂”。 我们突然明白,为什么孔丘和他的儒学 2000多年来始终血脉相承地“活着”,就是因为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个像八街文庙一样的儒家殿堂在悄悄地延续着它的“生命”。 即便是在乾隆年间与中原文化交流不多的八街,文庙也保持着曲阜孔庙统一的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的风格。大成殿在文庙纵向中轴线后部的最高台上,也许是为了表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儒家“教义”。大成殿的门头上高悬着“斯文在兹”的大扁,孔老夫子端坐在大殿中央,威严和凝重的目光,让人立刻感到有些喘不过气来。到是大殿两耳供奉的孔子72位弟子的塑像还使这座“神殿”有了些许人间的个性。 文庙的庭院内是一棵硕大的桂花树,一问才知这棵足以称“王”的桂花,已有300多岁。据说每到八月,这棵桂花香飘几十里。 还好有桂花的袭香,文庙有了生机和浪漫。 走出文庙,青云楼还在夕阳中静静地等着我们,但我们没敢再上去了。这座楼阁,只为那些立志“平步青云”而“头悬梁,锥刺骨”的夫子们建盖的,实在与我们无缘。 有人建议我们不如去看看八街现今的学府,我们去了。那座藏在八街深处的安宁二中,倒真让我们大吃了一惊,这座完全欧陆建筑风格的现代化校区,就是在昆明也找不出两座。 人类毕竟在进步,那个沉睡千年的历史文化“标本”,只代表八街的过去。 责任编辑:刘宝金 9731248: |
转自:http://www.newsyn.com/news/lvyou/jingpin/jingpin/2007/67/0767152014DJ5E7K16F20B3CEABID_2.html47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