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自游,我快乐之朗木寺

[游记]我自游,我快乐之朗木寺

2007-07-16    tuniu.com

宁静的朗木寺

车子比前一天的好多了,至少没有人在走道上站着。只是我们来晚了只能在最后一排才找到连在一起的三个位子,后来证明这是个多么错误的决定。
坐在我前面有一个藏族男子,看样子四五十岁了吧,戴着一个看起来脏脏的好像用毛毡或是麻绳做成的帽子。途中休息时我才发现原来那根本就是他的长头发--不知是不是从来没洗过,已经结成一缕一缕像麻绳一样的东西了,我和同样吃惊的Ofra面面相觑。

这条路也是在草原上开出来的,应该说比昨天那段路的路基好很多。因为高低不平,一路都在颠簸,我们又是最后一排,所以每个一会儿就会被抛在半空,跟坐过山车似的。一路上只盼望着车子早点到达,又暗自庆幸:幸好早上没吃早饭,不然还不全吐出来。因为是土路,车子经过处把地上的尘土全带起来了,车上不少当地人都早有预备地戴起口罩,我的纱巾原本是为对付敦煌的沙尘暴而准备的,此刻也派了大用场,做了一路的“佐罗”。

十点多到达朗木寺乡的路口,下车时天上正飘着细粒的雪花,几个三轮摩托车司机一拥而上来兜客,2块成交,匆匆上车。这段路大概只有4公里,但坐在车兜内跟刚才汽车上差不多--一样的动荡颠簸,风夹着雪吹在每个人脸上有种刺痛的感觉。

到了村里,我们住进了朗木寺宾馆旁的白龙宾馆,房间一般,最吸引的是新装修的洗手间和热水淋浴。老板是藏族人,开价15元还被我不甘心地讲到13,觉得自己像个英雄。

朗木寺本是个很小的小村落,相信大多数国人都没听过,但在Traveler特别是外国人中名气却颇大。这是个很特别的地方,村子里有两个寺院:南边的是隶属四川的达仓寺院,北边的是隶属甘肃的赛赤寺院,而中间一条小小的被叫做白龙江的河则是边界。此外,这里的寺院所进行的天葬仪式对游客开放,据说也吸引不少人过来见识见识。

Ofra说LP上推荐一个餐厅叫small restaurant,出门看到斜对面有一间门口写着Lisha Café,有英文招牌,走过去问果然是。真正是small,只有一间十平米左右的平房,店主两夫妇在一侧的“厨房”忙碌,另一侧靠墙放置着组合的转角沙发,中间三张小桌子拼在一起就是“餐厅”了。墙上贴着中英文的Menu,我们选了本店招牌Apple Pie和Omelet fried with tomato。Apple Pie果然味道不俗,表面焦黄酥脆,里面的苹果不很甜,口味正好。真难想象在这里竟有如此美味的东西,奇怪店主的厨艺是从哪里学来的。BTW,Omelet fried with tomato其实就是番茄炒鸡蛋。

先参观四川的达仓寺院,入口处一个和尚从旁边的小房间探出头示意我们买票,门口的木板上写着:内宾15,外宾20。我们打算先看一下再买票,他支支吾吾好像听不懂我的普通话,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走过来帮忙。也许看到我跟两个黄头发的家伙一起,那个和尚一开始咬定我要买外宾票,我气极,问他“要不要看身份证”?他的汉语本来就差,理亏的时候就更说不出什么来了,后来也不知怎么算的,最后我们买了两张10块,一张5块的票才得以进入寺院的范围。

进来后第一个发现竟是入口处的清真寺,看来不同的宗教之间包容力还是蛮强的。可能因为此刻是午饭时间,各个殿堂都关着门。其中最大的,也是最气派的大殿正在进行装修,几个监工模样的和尚在下面指指划划。走上主殿对面的小山坡,看到不时有老鹰在寺院周围盘旋,起初还以为这附近有天葬台,后来又觉得不像。

坐在山坡上,可以好好欣赏朗木寺周围的景致。整个村庄的房屋傍山而建,不远处有一截岩石山,孤零零的伫立在布满青草的山坡上。另一边是层层叠叠的远山,看起来不高,但山顶上仍然覆盖着白雪。近处空旷的草坡上,几只小羊悠闲的啃草散步。我们三个各自找了地方坐下,在暖暖的阳光下享受这里的宁静。
下午去了河对面的甘肃赛赤寺院,没发现ticket office,从这一点看起来甘肃人更厚道一些。总的感觉比四川的寺院漂亮,特别是主殿相当的气派,我暗猜或许这种面对面的竞争才导致对面的达仓加紧装修吧。

傍晚依旧去Lisha,喝茶时遇到一个英国人(好像叫Tebin),他留着长长的胡子,四处飞扬的长发上戴着一顶滑稽的彩色毛线瓜皮帽。他在中国旅行了两个月,住在郎木寺也好几天了,他好像没什么职业,就是从一个地方游荡到另一个地方,偶尔回伦敦看看家人。聊了一会儿,Tebin很突兀地问我多大了,真奇怪,年龄不是西方人最敏感的话题嘛,更何况还是标榜绅士礼仪的英国人。我卖了个关子让大家猜,他故作深沉不说话,旁边的Ofra猜是23,其他人没什么意见,我公布答案,大家都表现出很吃惊的样子。其实根据我的经验,跟外国人比起来,所有中国人都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然后英国老兄让我们猜他的年龄,说实话我真觉得很为难,他的头发和胡子遮住了脸部三分之一强的面积。我在心里盘算:40?仔细看看没什么皱纹,不对。33?好像差不多。不过依经验应该扣减一定的“delta”,反正猜小了也没坏处,我于是说“28”。他瞪大了眼睛,望着我说“Hey,you are the first one who can guess my real age,others think Im only 23 or 24”。我一口水差点没喷出来!

这期间有两个赛赤寺院的和尚也来喝茶,建议我们第二天早上去看天葬仪式,就在他们寺院后面的山上。

本店另一颇负盛名的是牦牛汉堡(Yak Burger)。一进门就会发现餐馆墙上一副巨大的漫画,画中人张着大嘴啃向更为巨大的汉堡,不知出自哪个游客的手笔。墙上还贴着两页纸纪录着游客的纪录:最快的是个以色列人,以12分48秒的时间吃完整个汉堡,最慢的则用了80多分钟。不过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不知道是路过此地的中国人太少还是中国人没有如此豪迈的胃口。我们没打算挑战纪录,所以叫了一个汉堡。三个人费了半天劲才消灭掉这个巨无霸的家伙,结账时才发现这么大的汉堡只要12块!

小旅馆也有惊喜,不仅淋浴的水很热很充足,晚上房间里还供应暖气。简直是超级享受,于是把湿毛巾衣服统统摆在上面烤干。

天葬的诱惑
因为听说天葬的仪式八点就开始,我们没敢睡懒觉,向赛赤寺院的后山走去,沿途遇到几个和善的藏族阿婆跟我们打招呼,他们可能是去寺院做早拜。终于发现了路标,一鼓作气走上去,远远的看到有个穿红衣的人站在路中,走近了才知道她是“售票员”。我再次跟她确认今天是否有人要天葬,她一边拿出票来一边说是的。“门”票15块,好贵。

上了山,很快就可以看到山坡上的经幡和哈达。早上潮气很大,地面上粘乎乎的。快到跟前发现地上一片狼籍,空酒瓶,饮料罐,塑料袋,布条随处可见,甚至还有鞋子,还真有不少游客来过。我们绕着经幡围起的区域转了一圈,里面没什么特别。于是我们索性再攀到山坡的最高处可以俯瞰天葬台的全景。大概时间还早,山上只有我们三个人,坐下来等,心里嘀咕担心自己看不得这种血腥的场面。发现有老鹰不时飞过来盘旋两圈后就离开,我们一致认为这是“侦察鹰”。又过了一会儿,看到几个游客上来,但还是完全没有举行仪式的迹象。我们走下山坡来到经幡旁真正的“burial spot”,在一堆乱石中间夹杂正许多红色的布条,地上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木棒和工具--刀和斧子,旁边还有一个石臼。听人说,天葬时要先用刀具把尸体剖开,洒上糌粑粉后拌匀,然后老鹰们就寻味而来。骨头则一定要先在石臼里敲碎给老鹰吃,这样才能保证“尸骨无存”。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我觉得走近了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迎面而来。

看起来我们是被骗了,尽管前一天所有我们问到的人都给出肯定的答复,但事实上这一天是没有天葬的。也许这里的人习惯性地这样做答。下山直奔赛赤寺院的主殿,希望那两个和尚没有再次信口开河--他们说早上有仪式。没到寺院正门已听到有诵经的声音,原来是在户外进行。进门时看到门口放着几只盛满清水的水桶,院子里几十个和尚围成一圈盘腿而坐,中央摆着三个小方桌,桌上放满金光闪闪的小杯,和尚中有些人还拿着鼓嚓之类的乐器。对着大殿正门的方向坐着三个老一些的和尚是领诵,声音比较大,其他人的声音我根本分辨不出。小和尚们都坐在一个角落,面前放着两面鼓,因为没有念经,所以有几个正互相打闹说笑,一点都不严肃。每念一会儿老和尚们就会停下来,接着鼓嚓齐鸣。几个年轻的和尚用水壶从门口的水桶中打水,然后许多人走到小方桌前将原本杯中的水倒进面盆,并重新注满新的水,接着几个年轻的和尚端起面盆的水倒在寺院门口的树上。旁边一位游客解释说:每念完一篇经,这杯里的水都被认为变成了圣水,圣水浇在树上,树就变成了圣树,对寺院有好处。听他一讲,发现程序果然如此。最后,几个小和尚索性把圣水浇在自己的头上,可能想变得更聪明,更能理解佛理吧。

中午我们决定尝试Lisha老板的另一个推荐--Chocolate pie,价钱和apple pie一样,所以我和Ofra叫了两个。端上来时才发现好大的一个,结果每人剩了半个。结论:一个人的话apple pie足矣;两个人可以尝Chocolate pie,三个人或以上,恭喜,可以试一试Yak burger。

下午我们决定去山上走走,用Oliver的话说“touch the snow”。途中又看到几个和尚在买冰淇淋,这其实也是我们这两天的一大发现—和尚们不论男女都对冰淇淋情有独衷。

沿着一条小河走进山谷,途中听四川口音的游客说这条河是嘉陵江的源头,这里叫“大峡谷”。走了一会儿已经没有其他游客,只遇到一个和尚从里面出来捧着几根树枝,说是拿回去烧火味道很香。这里的寺院很喜欢烧松树枝及类似的东西,甚至在市场上还有的卖。再向里走,峡谷里安静的不像话,我们忍不住停下脚步,三个人站在山谷里竟然谈起了文学和电影。从米兰昆德拉,大仲马讲到西游记。想不到古典名著中只有西游记最出名,他们两个说起猴子与师傅的故事都头头是道。当然不能让外国人以为中国只有写猴子的书,我当下不遗余力地推荐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等其他古典名著,因为本人对宋江非常之厌恶,所以对水浒决口不提。

傍晚回到房间,三个人各自在床头写笔记,Oliver查看他的法文版的LP,竟然发现上面有我介绍的书和电影。八点多去Lisha吃饭,Ofra的男朋友刚刚从若尔盖来到,两个人开心的又蹦又跳。小小的房间里已经有不少人,我们等了一会儿才坐进去,数了数竟有十四个之多。开始时都说英文,后来其中一个说来自德国,马上对面有人用德语跟他问候,接着两人索性搬到一块去坐。法国人也不少,哗,快成联合国了。我旁边坐着一个金发蓝眼的美国人,中文说得很好,他自己也很是得意,跟在场的中国人一律讲中文还时不时讲两句儿话音的俚语。他让我猜他是哪里人时,我有心成全他,便说:北京人!他瞪大眼说“什么?北京人”?我于是一本正经地作答:没错,一听口音就知道。

晚餐就这样说说笑笑持续到十点多,跟老板确认好第二天八点有车去合作,我们告辞。临走时外面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老板Tony站在门口同我们道别,还送了一小袋八包茶做留念。

Ofra要男朋友过来道别,他们还要在郎木寺住一晚。短短的旅途我们已经成了很有默契的朋友,来一个大大的Hug,希望有机会再见。

版权说明: 本文章版权仍属原作者或已经支付稿酬的合作媒体所有。文章由网友提交或转载,如果原作者不愿意将文章在本栏目刊出,或发现有与原作不一致的偏误,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将您的版权信息添加到本文章中,或根据您的意见给予其他的处理。

阅读 0 次, 发表于 19点43分, 推荐给好友

luomajiari去过的地方 更多

还没有回复我来说两句

请先登录。

转自:http://www.tuniu.com/places/posts/6169420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