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柳园]至高美术馆之行~~感悟艺术~~ 节目开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至高美术馆”的简介~~ 1986年的夏天,北京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家最小的民营美术馆。这个名为“至高”的美术馆当时面积仅有200平方米,到2001年发展到了1000多平方米。但它的主人、画家林青当时还是万分高兴,开馆当天便赞助举办了一个主题为“功在千秋”的扶贫书画展,并将价值47万元的艺术品赠给中国扶贫基金会拍卖,用于建设河北省阜平县的希望小学。 今年夏天,至高美术馆“长”大了,在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企业云集的海淀区中关村商圈里变成了一栋有3层展厅、1万多平方米展览面积的大楼。据了解,这个至高美术馆新馆是斥资一亿多元建成的,有先进的安全、防护、通风及采光、照明设施,被认为是适合大型美术交流活动的一流美术馆。和5年前差不多,它以承办第四届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文化节的重要主题活动“万里长城迎奥运———中国长城艺术大展”作为新馆的开张利事。 中国长城艺术大展上的作品是林青在过去20年里为其“百幅长城迎奥运文化工程”投资一亿多元组织全国150多位艺术家创作的,其中包括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闻立鹏和宋惠民等。2005年,该工程被北京奥组委指定为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文化节的主题活动,并且其中的35件作品曾作为当年的第三届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文化节主题活动之一进行展览并引起社会轰动。 和百幅长城迎奥运文化工程一样,至高美术馆从无到有也花去了林青20多年的时光。20多年前,他因为筹措不到500元钱和朋友共同办一个毕业作品展而站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门前发誓,要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美术馆并为朋友们免费办画展。 在现在这座新馆落成以前,至今都免费对公众开放的至高美术馆曾经四度变迁,展厅面积一步步扩大。林青说,不同的文化产业有不同的内涵,至高美术馆的成功就在于将艺术市场的大门更大程度地向大众开放。 至高美术馆现在拥有国内外知名的签约书画家、雕塑家近100名,收藏着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瓷器等艺术品一万多件,并在过去5年里策划举办了多次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如“中日友好交流书画展”、“保护野生动物摄影展”等。 现年50岁的林青一直认为文化产业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其中的原因在于他知道文化产业创造的价值在美国和日本都超过了汽车制造业。在至高美术馆成立之前,他曾用为别人画广告牌赚来的钱独家赞助成立北京大学艺术系,后来又在海德堡策划、投资举办了“国际东巴艺术大展”、“现代东巴绘画展”和帮助德国画家帕德海姆在北京举办画展。 “21世纪是一个新的世纪,”他说,“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文化产业需要民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