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日记——天水南郭寺禅院

[游记]日记——天水南郭寺禅院

2008-06-10    9158.com

南郭寺位于天水市城南约2公里的慧音山坳,面临藉水,背负青山。这里风景优美,古树参天,梵宇辉煌,有汉柏隋塔唐槐之说。历来为天水第一古刹,“南山古柏”被列为秦州八景之—。

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流寓秦州,在游南郭寺时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
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
老树空庭得,清渠一邑传。
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俯仰悲身世,溪风为飒然。

由于诗人的赞美,古往今来,更加引起了人们对南郭寺的游兴和向往。

南郭寺创建于何时,尚没有确切史料可证,根据有关遗迹考证,隋唐时已初具规模。该寺宋代称“妙胜院”,清乾隆十五年敕赐为“护国禅林院”。

南郭寺现存清代建筑较多,而且比较完整。以三座牌坊式的大门各为中轴线,组成东、中、西三个大院。中山门内有前后院,前院东、西看楼,后为钟鼓楼,东西禅林院。现西仍为“禅林院”,东为“杜少陵祠”,是为了纪念大诗人杜甫,于光绪年间由“东禅林院”改建的。后院有天王殿及配殿。东山门为三间悬山顶牌坊,院内有关圣殿、湫池殿、观音殿、圣母宫等。东院观音殿前有一八角攒尖顶小亭,内有水井,清澈见底,水味甘美,四时不竭。相传这就是杜甫诗中所指的“北流泉”。西牌坊前有两株参天古槐,高约25米,围达6.8米,虬枝揽云,茂叶蔽日,树龄均在千年以上,俗称唐槐。在东后院内,一座砖砌花墙围护着一株古侧柏。树身分三枝,形如斧劈,黛色霜皮,南北倾伸,树龄约2300—2500年,俗称“春秋柏”,此即杜诗所称的“老树”。树中寄生一黑蛋树(朴树),观者无不称奇.

在大雄宝殿庭院东北角,长有一株“龙爪槐”,高10多米,胸围1.8米,胸径68厘米。专家测定已有300多年的树龄,据称它是这一树种生长年代最长的一株,为全国第一。

龙爪槐是槐树的一个变种植物,特点是树身不高,树冠呈伞形,自然弯曲下垂,它遍布全国各地。而这株龙爪槐却与众不同:它躯杆高大,枝条在盘曲中飘逸而上,长成巨龙形,并且一年四季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每当盛夏及初秋季节,树叶茂密,枝杆潜隐,游人看到的是巨龙的一鳞半爪,而且时隐时现,摇曳不定,如同龙在云雾中游动,游人称它“龙游云中”;到了冬天,黄叶落尽,枝杆裸露在外,则像一群苍龙在盘曲缠绕,游人称它为“群龙聚舞”;冬日雪霁时,往常盘来绕去的苍龙披上银装,互相依偎,瑟缩成团,变成了无数“银蛇”,尤其是南侧的一枝,你若细细观察,就会发现,上部有椭圆形弯曲树杆,长有下垂细枝,有如小鹿含草受惊之状,人们又称它为“鹿含草”。这棵龙爪槐如此富于诗情画意,令人百看不厌。

南郭寺大雄宝殿院中长着一株老态龙钟而枝叶青苍的古柏。根部为长方形青砖花墙围护,主干上分三叉,分别向南北横斜逸出。它就是名扬千古,享誉陇上的秦州八景之一的“南山古柏。”

“南山古柏”,学名“侧柏”,属常绿乔木,生长缓慢而寿命极长。早在唐代诗圣杜甫《山头南郭寺》诗就咏之为“老树”,诗仙李白也称它“古柏”。李、杜至今又历一千二百余年,那么古柏究竟它多老多古呢?1987年秋,北京园林科学研究所古树研究专家专程来天水考察此柏,通过C14测定古柏树龄已有2300—2500年,它的初植年代约与中国的孔子,印度的释迦牟尼的生年差不多,所以又可以称它为“春秋柏”。我国陕西黄陵也有一株古柏,相传是轩辕黄帝亲手栽植的,如果属实可称全国第一,而南山古柏则位居老二,并称“稀世珍宝”。

“南山古柏”历尽沧桑,不倒不枯,生机勃勃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天水特有的好水土养育之外,重要原因道是人们不断的精心保护。人工保护措施,较大的有三次:第一次是在清代顺治15年(公元1658年)。当时古柏向北斜裂的主枝似已不堪重负而有折断之势,人们立石碑于树下,既支撑树身,又撰文刻记其事。经过300多年,古树主干直径扩长20多厘米,石碑被嵌进树身,树和石碑结为一体,柏石相连,观者称奇。第二次是五十年代初期,政府拨款修砌砖柱,成为北向枝杆负重的支点。第三次是在八十年代末,人们又用角钢焊接成支架支撑树身,南向斜倾枝杆也有了支撑点,至此使南北分裂的两大主枝都得到了保护。此外,还用砖石加固了树根四周原有的破旧围护花墙。这些保护措施既是我秦州大地悠久历史文明传统的象征,也是我天水子民热爱故土,珍惜文物、钟情古柏的历史见证。更令人叫绝的是古柏中竟然有一位自然保护神。此神是生长在古柏分叉中间的一株小叶朴树。小叶朴,俗称黑弹树,属落叶灌木。这棵小叶朴是寄生在古柏朽树洞中的“树中树”,胸径60厘米,枝繁叶茂。

转自:http://ctsym.9158.com/BlogDiaryShow_userid_ctsym_newsid_1475316.html59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