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水山陕会馆一馆连六省 |
[游记]天水山陕会馆一馆连六省 |
2008-05-22 sina.com.cn |
从表面上看这是两组建筑,其实它们是连在一起的,其实两者之间有一个小铁门可以相通。这是否符合暗含“晋陕一体”的意思,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一方水土 来到天水的晋商们不仅修建了山陕会馆,而且把山西、陕西的地方特产、地域文化也带入了天水。 在以前山陕会馆还有个牌坊,可惜的是牌坊早以被迁建于甘谷县十里铺乡五里铺村大象山下。此牌坊创建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为山(西)、陕(西)商人酌议修建,原在山陕会馆(今文化馆)内,1985年迁于大象山下。面阔3间,通长10米,进深3米。4柱8叉手承托屋面。木结构二级重檐两小扶一大式,明间歇山顶,次间庑殿顶。 晋陕商人还将许多的当地物产带到了天水。解放前,天水有一个“元兴恒”的商号,专门生产汾酒。众所周知,汾酒是我国的八大名酒之一,产于山西省汾阳县杏花村的大曲清香型汾酒,以清澈干净、幽雅纯正、绵甜味长即色香味三绝著称于世。它起源于唐代以前的黄酒,后来才发展成为白酒——蒸馏酒的。据说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句,就是写汾酒的。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6d95c01009bhq.html3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