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天水旅游景点介绍酒店住宿交通 |
[游记]天水旅游景点介绍酒店住宿交通 |
2007-07-21 fqhua.com |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有成纪、上邽、秦州等称谓,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发掘的大地湾遗址证明,早在7800年以前,中华民族的始祖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众多的人文景观;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全市有国家、省、市、县以上文物保护单位245处,风景旅游小区47个,景点228处。现存古石窟有“麦积山”、“大像山”、“水帘洞”等6处;古建筑有“伏羲庙”、“兴国寺”、“南郭寺”等50处;已探明和发掘的原始社会、周、秦、汉古遗址86处;有李广墓、赵充国墓及文化品位极高的宋墓群等古墓葬20多处;有“街亭”、“天水关”、“诸葛军垒”等三国古战场遗址多处。 我国神话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中伏羲、女娲、黄帝的故乡就是天水。据古史记载,伏羲生于成纪(今天水市秦安县、秦城区一带),女娲与伏羲既是兄妹,又是夫妻,传说他们均是“人首蛇身”,在人类遇洪水、人烟断绝之际,结为夫妻,繁衍人类。在天水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中,伏羲、女娲人首蛇身交尾的的图画和陶器,是目前国内能够证明伏羲、女娲活动于天水一带的最有力证据。位于“五帝”之首的黄帝生于上邽轩辕谷,经学术界根据黄帝的整个传说和文化背景的考证分析,认为黄帝就诞生于天水。至今在天水还留存着纪念伏羲、女娲和黄帝的古遗址、古建筑。如秦城区的伏羲庙,北道区的卦台山、龙马洞,甘谷大像山的伏羲殿,秦安的女娲祠、女娲庙,清水县的轩辕谷等。这一切都说明天水地区历史久远、文化蕴涵丰富。 天水历史五大文化: 一是伏羲文化。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文化是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和伏羲文化的发祥地,江泽民总书记1992年8月13日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市内现有一座元代始建、明代重修的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奠伏羲的伏羲庙。在距市区17公里的三阳川,有伏羲氏创画八卦的卦台山,山上庙内有伏羲塑像和元代时期的八卦盘。伏羲文化博大精深,吸引着国内外无数学者、专家不懈的探索、研究,也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客人前来旅游观光,寻根祭祖。为了加强开发研究,我市成立了伏羲文化研究会,近几年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国性的伏羲文化研讨会,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现在,我市正积极申报成立全国性社团--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 二是大地湾文化。大地湾遗址,位于秦安县境内,是距今8300-4800年的原始社会 新 石器时代古村落遗址。已出土8000多件各类文物及中国最早的原始地画,有最早的 “水泥”地面大厅和宫殿等,其规模之大、内涵之丰富,在我国考古史上实属罕见。 它较完整地保存了仰韶文化早、中、晚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具有极高的考古和文化 价值。在最近评定的二十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中列第十二位,影响很大。 三是秦国早期文化。天水是秦国的发祥地,秦人先祖赢非子在此牧马有功,于公元前890年被周孝王封邑于秦亭,即今天的天水一带,经二百多年的发展壮大,于公元前762年东迁陕西关中一带,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步伐。 秦人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于公元前688年在我市的清水、甘谷两地建立了邽县和冀县,这是我国历史上建城设县最早的县。秦国早期文化遗存主要集中在甘肃天水一带。 四是石窟文化。天水堪称丝绸之路东段的“石窟走廊”,全市境内有大小石窟6处。驰名中外的麦积山石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它始凿于南北朝时期的后秦,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保存有194个洞窟,荟萃历代的泥塑、石 |
转自:http://www.fqhua.com/gl/gs/7274.html87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