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甘肃>>天水←游记攻略←深圳旅游商务网-旅游论坛

[游记]>>甘肃>>天水←游记攻略←深圳旅游商务网-旅游论坛

2007-07-29    

我不是风风火火、敢做敢为的人,但偏偏不喜欢管束思想,喜好信马由缰,任思绪飞的无边无际。想的多做的少,归根究底是缺乏勇气吧。心中有“行万里路”的梦,萦绕太久,终不能释怀,遂积蓄勇气,待时机来临,争得飞翔一把的机会。

今年的暑假我终于出去了。期末参加学校组织的一次活动,手里有了钱,心立即跃跃欲试,钱彷佛也在口袋里蹦来跳去,唉,一定是留不住了。我选择天水,一是近,二是听的多了,没有怯意,另外还有当地的同学照应。

天水离兰州大概三、四个小时的路程。午夜两点多的车,我提前赶到车站,空空的候车厅里没几个人,抱着一小包的行李坐着等车,出发前收拾东西时的忐忑不安已经消失,疲惫中暗藏着一丝丝的兴奋。

麦积山

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我随着人流走出出站口,站在车站的小广场上,抬头看着“天水”两个金属字,心想:到了,我的脚步终于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天气阴沉沉的,却丝毫不能压制我心中的喜悦。

没有迟疑,我随即投入到下一步的行动中——找开往麦积山的车。路上,司机热心的出主意:不看石窟可以省门票钱,12点在进口处等大家,然后去仙人崖,价格优惠。我一言不发,此行专为它来,岂有放弃之理?入口处,我拿出学生证买了半价票,一个人背着包慢慢往山上走,身后跟上来一个背着照相机的中年妇女,大概看我独自一人,瞄住我了。

天水得名于东汉时期“天河注水”的传说,有“甘肃小江南”之称,一路走来,果然处处翠色覆盖、绿意葱茏。景区入口处抬头可见麦积山石窟全景,一座状似麦秸堆的山,披着满头的“绿发”,没有巍峨,也说不上秀气,就那样站立着,仿佛在无言的等待。山腰有曲曲弯弯的栈道,悬空凌云,像能工巧匠精心的雕琢,又像被仔仔细细粘贴上去的模型。游客三两成群在拍照,后面的妇女马上跟了上来,巧舌如簧,我很快被说动,拍下了此行唯一的一张照片。

不远处有一长廊,壁上刻有对石窟的图文介绍。从中了解到,石窟初建于十六国时期,后经北魏、西魏、北周扩建和隋唐宋元明清几朝不断的修补,历经1600多年,峭壁之上有190多个窟龛,7800多尊泥塑石塑造像,1000多平方米壁画。诸多作品分别带有各朝代的印记,形象的展现了我国石窟艺术的发展史,因此有“东方雕刻博物馆”之称。此外还有几个特色洞窟的详细介绍。

随着人流,我踏上了迂回曲折的栈道,想到刚才看到的全景,我犹如进入仙境,竟隐隐有些骄傲,也许我还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呢。脚下的台阶异常结实稳当,一点想象中的担心都没有了。游人如织,真可谓摩肩接踵,我只能看着脚下的台阶小心的移动脚步,到了洞窟处便停下来观看。这里的雕像大多为彩色泥塑,只是因年代久远,只能隐约看出往日的缤纷色彩,石雕是少数。出于保护目的,雕像都用金属网与外界隔开,有的甚至大门紧闭,你只能透过窗户的网眼朝里看几眼。雕像小的不足半米,大多为真人大小,最大的有十多米高,就是正面那三座雕像,站在其脚下,看不到头。对于雕塑,我是门外汉,幸而有导游耐心细致的讲解,受益匪浅。魏的清矍超脱,唐的丰腴,宋的入世(出资者可被塑像于神佛两侧),一座座雕像栩栩如生,还有那轻薄灵动、身姿飘逸的壁画,无不显示出雕塑人的高超技艺。多见劝善惩恶故事,使洞窟内弥漫着浓郁的宗教气氛。

站在栈道上俯瞰青山,目力所及处苍翠怡人,层层叠叠的绿覆盖着群山,那么厚,彷佛画家一层又一层的泼墨重彩。山头笼了一层白雾,看上去又不轻薄。呼吸一下,那绿的清新似乎也尽入心肺。不经意向下看,竟然看到草地上点点粉的白的花瓣,我诧异:现在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好像不是这里吧。疑惑间,听见旁边导游解释:麦积山和对面的山使这里的空气形成对流,在半空中抛下的轻小物件会向上飞。是吗?随即有好奇的游人拿出手中的纸片撕开试验,众人皆瞪大眼睛,只见小小的纸片飘飘悠悠的下落上浮下落上浮,有些落了下去,有些悠悠的尽在空中打转,慢慢上升。我突然明白了刚才看到的朵朵“花瓣”,竟是……

离开麦积山,天空飘起了沥沥淅淅的雨,渐渐变大,我只好放弃仙人崖。同学告诉我,那里以自然景色为胜,可以划船、野营,但,只有等下次了。

伏曦庙

天水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伏曦的诞生地和伏曦文化的发祥地,伏曦文化是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源头。伏曦作为“人文始祖”在历史上被尊为三皇之首,早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他用自己的智慧,使人们摆脱了生存的蒙昧落后状态。他和女娲既是兄妹又是夫妻,在人类遭遇洪水灾难、人烟断绝之际,结为夫妻以繁衍人类。他们的“人首蛇身”形象后来演化为龙图腾,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雨中乘车回到市区,售票员是个年轻小伙子,很热情,提醒我到站下车。找个地方住下,中午休息了一个钟头,就直奔伏曦庙。老板娘怕我找不到车站,特地送我到路口,指指车站才离开。雨还下着,一个人撑着伞,等车、上车,下车、问路、寻找,希冀、迟疑,终于看到了高高的庙门,上面的红色横幅还没有撤去,写着“天水伏曦文化节”字样。

跨进大门,就见一个院子,左侧是展览室,一件件物品显示了人类使用工具的进步,先是简陋、笨拙的石器,再是粗糙的金属器具,均带着绿色的斑斑痕迹,罐子等器皿上有明显的裂痕,接下来是稍稍小巧、锐利的武器,到后来的手工艺品,就可以称得上精巧了。小小的器具上凝聚了太多内容,物质的、技术的、精神的。

正对大门是一个大殿,殿前一株古槐名“唐槐”,据说有千年以上的树龄,一人勉强可抱,黑黑的躯干顶着一头繁茂的发(已经中空),站立了多年,它已经累了,半歪着身子,似乎已不能支撑自身的重量。它经历多年风吹日晒及人事的磨难而不倒,具有科研、历史、文化等丰富价值。

进入大殿,迎面是一尊高大的伏曦塑像,留着胡须,像个健壮的农夫。右侧有个石刻的八卦图,导游熟练的讲解:当年人们深受自然灾害之苦,一日伏曦在岸边,突见一似龙非龙、似马非马的动物驮着这块石头浮出水面(即河图洛书),伏曦仔细研究,将之与天下地理、天气变化联系,弄清了一些自然现象,用以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从此人类的生活才有了大的改观。伏曦所创即为先天八卦(后来有周文王创立的后天八卦,主要关于社会、人事等),石刻的图盘上有八个方位,各有命名,里面有规律的分布着黑白两色的圆点,对应两端的圆点数目加起来一定是十。一个小小的八卦图居然能够包容天下各种现象、透析各种事理,真是令人惊奇。大殿左侧立着彩塑的龙马,马头、鱼尾、驴蹄、鸟翅,浑身披满鱼鳞,踏着浪花而来,神奇、肃穆。四周墙上挂满卷轴画,记录伏曦的功劳:一是创立八卦,为后世阴阳太极和八卦易经学说的立基之祖;二是倡导男聘女嫁的婚配制度;三是教民结网捕鱼、制器驯兽,提高了当时的主要产业——渔猎的生产能力;四是开创书契记事之先河。

往后走是另一个大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巨大的木雕,中间龙凤飞舞,周围四只蝙蝠,意为“四季来福”。导游说这副木雕是拼凑而成,因为当时没有这么粗的树干,但即使你凑近再仔细瞧,也发现不了拼接的痕迹,且经历多年不腐烂,可谓神奇。旁边还有一幅百蝶图,蝴蝶上下翻飞,似要飞出。

庙门前的小广场上立一石碑,上有江泽民题写的“曦皇故里”。伏曦是天水人的骄傲,天水也在以各种方式宣扬这位先人,如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在这里举办的“伏曦文化节”,伏曦庙也成了海内外华人寻根祭祖的圣地。

玉泉观和南郭寺

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出发去玉泉观,只有两站路的距离,选择步行。昨天的阴雨一扫而光,太阳升起在头顶,街道干净,城市给人明朗的感觉。

玉泉观在天水市城北,为著名的道教胜地,因山上有一水质晶莹、清亮的玉泉而得名。很快到了,一扇漆的鲜艳木质大门,旁边立着两根石柱,柱体四周雕着道家的成仙故事。玉泉观不大,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林木葱茏,十分阴凉,有风吹过,更让人不知有夏。多位诗人曾在这里留下诗篇。玉泉已不能涌出泉水,只见到一口井,有盖,打开后就感到嗖嗖的凉气直往外冒。据说到此的人都要尝尝泉里的水,说是尝到咸味发财,尝到苦味治病,尝到甜味幸福,用水洗眼可明目治眼疾。

后面是几个殿,规模最大的一个供着道家的三位祖师,青烟缭绕中三个彩塑的像危襟正坐,不知道他们当初怎样创立了道教,有没有料想到后来辉煌至此。殿内几个道士在给上香的游人抽签解签,收取香火费。中国的宗教向来出世不离世,关注世人,关心人间疾苦,今天的宗教场所也早非清静之所,游人如织更使之失去肃穆、修行的氛围。殿左侧立一碑,上刻老子的《道德经》。

时间还早,我便直接赶去南郭寺。南郭寺是诗人杜甫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加上那株千年古柏,因此成为天水一景。寺内极小,进了门是大殿,香火缭绕,从侧门到大雄殿,便看到了那株久负盛名的树,有一青砖砌成的长方形花墙围护。据记载树龄已达 2500多年,树身分三叉,分别向南北横逸斜伸,其中南向一枝黛色霜皮,枝干直插云霄,顶端仍枝叶苍绿,整个院落几乎被它覆盖。此树学名“侧柏”,常绿乔木。古树能够得以存活,除了人为的保护,还有自然的神奇功劳。一是从古柏树洞中长出的“树中树”小叶朴(又称黑弹树、黑乌楂),树径约60公分,二是古柏北侧枝下面长着一株已有300年树龄的国槐。这两棵树不仅没有与老树争夺水份等营养,而且给予恰到好处的扶持,槐树因此又有“雷锋树”、“孝子树”之称。风儿拂过,树影婆娑,听得到沙沙的响声,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斑驳的影子,使人想到鲁迅抄书的光阴,马上一种寂静、寂寞、时光悠长之感充满心间。胸中有疾苦,我们的大诗人就是在这样静悠的日子中写下那些千古不朽的诗篇的吗?

另一院落有诗人的白色石雕像,诗人半卧,胡须飘飘,很有诗骨仙风的神韵。还有米芾字迹“第一山”的匾额和其他一些珍贵的题匾楹联,有四季不涸的北流泉,有题杜甫秦州杂诗、集王羲之王献之笔体的“二妙轩”诗碑廊以及佛像、文物等。在寺内走动,我的脚步始终轻轻的,怕惊扰了偶尔回来的诗魂。

要离开了,天水这个圆我独行梦的地方,你会在我的记忆里摇曳,那像影树色组成的画面永不褪色。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caicha.bokee.com/tb.b?diaryId=10110991

2006.2.1522:54作者:caicha

原始链接:http://caicha.bokee.com/viewdiary.10110991.html
转自:455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