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渭河有希望了

[游记]渭河有希望了

2008-07-22    huash.com

1955年中央决定在三门峡修坝后,陕西省提出不同的意见他们认为,这是一个牺牲上游而保全下游的的工程,将会把黄河在河南的灾难搬到陕西。水库淹没造成的百万移民、泥沙淤积和土地碱化问题,都将成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无法解决的难题。但是这个苏联“老大哥”的援建项目最终还是上马了。1960年,山门峡水库基本建成,9月开始蓄水。

正如安启元所说,苏联拥有在一般河流上梯级开发的丰富经验,但是在他们的版图上没有黄河这样多的泥沙的大河,由于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及泥沙条件估计不足,在三门峡水库建设之初,就为以后埋下了难以消除的隐患。仅仅一年半之后,水库就淤积了15亿吨泥沙。不仅三门峡到潼关的峡谷全淤了,而且在潼关以上渭河与北洛河的入黄口处也淤了“拦门沙”。渭河泥沙淤积直到距西安仅30多公里之处。

陕西方面开始抗议,一些专家也纷纷出来指责。一场关于“拦泥”还是“放淤”的论战不可避免的爆发了。此后,三门峡一直修修补补。但是渭河淤积问题愈发愈严重。渭河流域时刻面临水患之危险。

据安启元介绍,2003年8月的渭河洪灾,造成3条渭河南山支流的5道河堤决口,受灾人口56、25万人,淹没面积30、2万亩,35万人无家可归,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21亿元。

那场洪灾使三门峡再次成为举国关注的焦点。对三门峡的价值也第一次进入媒体与公众层面。官方、民间、媒体、专家等对此纷纷发表意见,直至今今日,争论之声不绝于耳。

转自:http://spaces.huash.com/152369/viewspace-233210.html28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