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神都浪子游记-首阳山·伯齐墓 |
[游记]神都浪子游记-首阳山·伯齐墓 |
2007-07-16 youngnews.net |
伯齐墓 绿遍偃师花满川,清明时节游邙山。 遥望首阳云中寺,为寻仙踪劳登攀。 一行十三人骑车出洛阳东花坛,过白马寺,沿310国道往东,入偃师境,行十里,上207国道。又行三里,则踏偃师北环路之西起点,又东行二里至邙山脚下之郭坟村。翘首北望,山颠有庙。村民曰,此乃祖师庙也,离此十里有余。自行车难行。又曰,伯齐墓尚远,东二十里,首阳电厂之北,首阳山巅是也。众人意见不一,八人先返,游金龙寺。 余五人复东行十二里,至首阳山脚。翘望首阳之巅,紫烟缭绕,楼台殿阁隐约其中。 正踌躇间,遇一村民,言下岗无事,贩服装以贴家用。求教上山之事,曰,山之阳坡陡无路,后山尚有土路一条,犹可推车而登也。遂与下岗村民同路。长坡漫漫,徐徐而行。至坡顶,已日中,饭于北坡杨庄,五人皆食炒面。饭后沿高速公路往东二里许,得一上山小路,路宽三四尺,极陡,可登。蜗行二里,始及首阳之颠。五人皆汗流浃背,气喘如牛。回首岭北,极目远眺,但见: 麦绿漫坡,菜花间黄,黄杨挂彩①,微风拂扬。高速公路,青龙蜿蜒。车轮滚滚,一派繁忙。 首阳山东高西低,东北两面皆缓坡,有路可通;南面极陡,西面次之,无路可行。东边高处,有一千六百多年前北魏修建的舜帝庙。明万历三十六年重修,现有庙宇房舍五间。寺院东西各有一门,从西门进,北边是舜帝庙,庙前有碑,门口一副对联: 先贤胜迹后人佳境 尧天舜日中国贤哲 庙内正中供奉着清虚大帝(舜帝),娥皇女英分立两旁。庙内也有一副对联: 舜日无邪贤孝多 尧天有道仁爱广 一非僧非道之人,年约二十七八,右手指间夹着过滤嘴香烟,正用凄凉的豫剧调子唱着什么,佛龛前跪着一年轻村妇,由两个老年妇人架着,正哭得死去活来。见我等模样的游人进庙,立即散去,不知何故。 舜帝庙之左,有一安阳宫,供有无极圣母、皇极圣母和太极圣母。舜帝庙之右,是座东面西的五岳大帝庙,庙门两边有对联: 三山神色秀人间 五岳仙境光华夏 庙内一字排开五位大帝: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闻聘、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黄飞虎、西岳华山金天顺圣大帝蒋雄、南岳衡山司天大帝崇黑虎、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崔英。 五岳大帝庙的对面,是座西面东的龙王庙, 供奉着东海龙王、南海龙王、西海龙王、北海龙王。据书载:敖氏四兄弟任四海龙王:东海龙王敖广,龙宫设在钓鱼岛(被日本鬼子插上了太阳旗),辖东海、黄海、渤海,主管中国北方的降水;南海龙王敖钦,龙宫设在太平岛(现在是国民党驻扎),辖南海,主管中国南方的降水;北海龙王敖顺,龙宫设在胡日尔(贝加尔湖中间的一个小岛),辖贝加尔湖、呼伦湖、库苏泊,主管阿尔泰-通古斯民族(匈奴、鲜卑、柔然、契丹、女真、蒙古)的降水;西海龙王敖润,龙宫设在木伊纳克(咸海南岸的乌兹别克港口),辖咸海、热海(伊塞克湖)、巴尔喀什湖,主管阿尔泰-突厥民族[维吾尔(丁零回鹘)、柯尔克孜(坚昆黠戛斯-塞种月氏)、哈萨克(乌孙)、乌兹别克(康居大宛)、土库曼、土耳其]的降水。 五岳大帝庙和龙王庙的香火不及舜帝庙,鲜有香客光顾。 出寺院西门,下坡十几米即到三清殿,这是一座刚竣工的庙宇。飞檐斗拱,红墙琉璃瓦,富丽堂皇。斗拱之翼角悬挂铜风铎,山风一吹,叮呤作响。殿门也有对联一副: 老君一气化三清 治世到来歌升平 殿内塑有三尊神像:玉清原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这是现代作品,倒也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经舜帝庙管委会的一个老人指点,伯齐墓在三清殿西百米左右的一个山包上。山包的南坡上立有一块石碑,其正面书商伯夷叔齐墓几个大字,背面刻的是“重立商夷齐墓碑序”,其首句曰:“商都西亳(bo)之北,邙山之巅,日出先照,朝辉斑斓。伯夷叔齐者,商纣孤竹国君之二子也,……”。国君将死之时,立昭传位于弟叔齐,叔齐不受,让于伯夷。伯夷推辞再三,潜于外。叔齐弃国寻兄于首阳,遂不返,皆隐于首阳山也。② 商末,纣王无道,周武王会诸侯于盟津(今孟津会盟镇),举兵伐纣。伯夷叔齐认为此举乃犯上作乱,遂扣马而谏。武王痛陈殷纣罪状,执意伐纣,伯、齐无奈,复归首阳。商亡周兴,伯、齐不食周粟,而以野菜度日。周人云,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何况蕨乎?伯夷叔齐乃“不食周土首阳蕨”,双双饿死于首阳山上。③ 后人感其气节,誉其为忠君二贤人。 返时出舜帝庙寺院东门,顺山脊小路往东五公里,得一公路,路窄车多,坡陡弯急,极险。待到山底,手麻腿软,心惊肉跳,后怕不已。 本文照片非首阳山所拍,而是在洛阳孟津县会盟镇拍的。 |
转自:http://www.youngnews.net/job.php?job=next_page&fid=14&aid=53273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