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旅游杂记:曾经走过之张掖散记—文章分类|中国博客网

[游记]旅游杂记:曾经走过之张掖散记—文章分类|中国博客网

2007-08-04    blogcn.com

2002年的八月,我去了趟甘肃的起源地--张掖市。

张掖古称甘州,是河西走廊的起始段,与现在的酒泉(古肃州)构成了最初的甘肃,素有金张掖之美誉。

火车大部分时间是在黑夜中行使的,行至山丹县域时,天才逐渐放亮,隐约可见连绵起伏的山脉,这就是在很多武侠小说上都有提到过的祁连山。看着这伟岸的山脉,就忍不住有接近她的冲动。7点20分,列车提前20分钟抵达张掖。 离市区还有一段路程,我遂又登上了开往市区的中巴。

尽管地处西北,张掖却仍不失江南风韵:路旁时见郁葱的青草、潺潺的流水,还可以不时的吮吸新鲜的空气。10多分钟的车程,便驶进市区。乍一看,这市区还真有点让人失望:狭窄的街道、稀少的人流。唯一令人满意的是:街道还算整洁。也不知在哪下,在一钟楼附近,看着这人稍微多点,我就下车了。随后便找了个招待所,要了个标准间,把东西一放,竟顾不上休息,又往外走去--我要看个究竟--这倒底是个怎么样的“金张掖”。

买了张当地地图,找到自己所在的位置,居然正在市中心!看着离广场近,我就决定先去广场溜达。广场很容易就找到了,广场较之狭窄的市区街道算是比较奢侈了。广场被一条街隔成东西两半,东边北角上是一幅巨画,画的是***视察张掖时为张掖题词“金张掖”的情景,据当地人说江曾两度视察张掖。东边正东则是简易舞台,旁边还有不少人在晨练,大都是些个上了年纪的人。西边则矗耸着两座高塔。隔离广场的街道很特别,街上的大理石居然是翻过来铺的!据说是为了防止打滑。我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独具匠心。走 着走着,忽然发现有寺庙,沿着小路走近,发现“大佛寺”三字赫然眼前,原来这就是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大佛寺”,要知道这里可有全国最大的室内释迦牟尼的卧佛!“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的楹联就出自这里了,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初年,历经千年,依然风韵尤存。 离开大佛寺往东拐,就绕回刚来时经过的钟楼了,这也是有着千年历史的文物。踏上钟楼眺望四周,也有些许“极目楚天舒”的感觉(尽管没在湖北),据说这就是当年的城池中心,出钟楼复西行,偶瞥有仿古建筑群,原来是明清一条街,阵香飘来,肚中忽觉甚饿,知道“ 搓鱼面”是张掖的名小吃,这回咳吃原汁原味的了,进面馆要了份小碗的“搓鱼面”,这面做功很讲究,把面搓成鱼状,故得名。因为费时,一般早上是没得卖的,早上这边一般吃臊面(也是当地的名小吃),份量给的很足,尽管要的小碗,仍然吃不完,味道美极。明清街防明清建筑风格,颇有古风,实际上这是一条美食街,街拐弯处就是公园了。公园的大门也很古朴。

值夏末,天气炎热,这里却也有喝茶的好去处。陈皮杏茶是当地人比较喜欢喝的凉茶,几乎每条街都有茶屋,五毛钱一碗,略带甜味,冰凉透底。我竟一口气喝了好几碗。喝茶的时候有闲看看张掖的女子,张掖的女子长的比较漂亮,唯一不足的可能是她们的平胸了。

张掖还有道好菜不得不吃,那就是曾经上了央视的“贵妃鸡”。这道菜是火锅吃法如果一两个人来个半只就足矣,口味极佳,而且也便宜,半只才16元。唯一后悔的是没在那呆多几天,要不,定要学会那道菜的做法。

转自:http://www.blogcn.com/wzfl/article/200511/25899842.shtml19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