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掖柯英 |
[游记]张掖柯英 |
2008-06-27 sina.com.cn |
2008-02-10 16:56:36 标签:文化 “道”是《道德经》一书的灵魂是道家的基本信仰也是解读这本神奇之书的一把钥匙。历代道家通过师传口授和修真养性的体悟对“道”的理解逐渐深入后世把“道”的体性归纳为虚无、自然、纯粹、素朴、简单、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十大特征。 一、虚无。老子认为天地的初始状态是一种虚无之体虽视而不见却生化万物。第一章就讲“无名天地之始。”十四章讲“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二十一章曰“道之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杳兮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这些论述都是对“道”的虚无特性的描述。大道无名“虚无”就似水的无象无形就像香气袅袅看似无实则无处不在无所不至充塞宇宙遍布十方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 二、自然。“道”的造化之机顺应自然不求而得不为而成就似“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而然。第六章讲“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七章讲“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二十三章讲“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这里的意思是说阴阳造化之道不牵强不造作在寂静恬淡中自然而然因时顺理天地尚且遵循此道何况是人呢。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keyingboke26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